首页 > 其他小说 > 在古代种田养夫子 > 第75章 游街

第75章 游街(1/2)

目录

第75章游街

五月正是石榴花竞相开放的时候,因着石榴寓意着多子多福,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栽了一两株,此时花一开,在院墙外面也能瞧见火红火红的花朵。

同一时间,殿试也如约在五月初十举行。三日后,殿试放榜,一甲三名分别是:沈之洲、何晏清、俞进。

尽管齐聚京城的学子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,放榜那一日还是热闹了许久。无他,皇城外竟像是一月前那般,按名次张贴了诸位考生的答卷!自此之后,宫墙在普通百姓眼中俨然成了状元墙。

沈之洲,这可是大平朝开国以来第一个六/元。今上即位初年,最是文风鼎盛的时候,也只出了个三元;这几年文人墨客逐渐没落,这么惊才绝艳的人物也是少之又少。一时间,沈六/元风光无两。

今日正好是一甲三名打马游街的日子。

宋清一手抱着崽崽,另一手牵着陆行川,混在看热闹的人群里,等着状元郎游街。

“出来了出来了!”

众人伸长了脖子往宫门看,都想沾沾状元郎的喜气,故而宫门一开,立刻有人看见一队宫人敲锣打鼓地走来。

“瞧状元郎,好生俊俏!”

这队人马最前面的宫卫高举“肃静”“回避”的牌子,后面紧跟着三匹骏马。第一匹马上端坐着的人,不是沈之洲又是谁?

沈之洲头戴金花乌纱帽,身着御赐状元袍,胸前还挂着与石榴花同色的大红花,映衬着喜气洋洋的笑脸,青春肆意,好不骄傲。

紧跟着的马匹上是同样意气风发的何晏清、俞进,三人马前分别有一个宫卫肩扛着写有各自名字的红黄色旗帜,最前方旗鼓开路,沿街而行,气派非凡。

游街的队伍一走进,途经的女子小哥儿纷纷向马上的人抛掷绢花、手帕,不过大多是抛给后面的俞进的,沈之洲和何晏清显然不足以俘获他们的芳心。

不过矩州学子显然料到了这一幕,一路随着沈之洲的马匹移动,现买的绢花也扔个不停,有的看见后面的何晏清,亦是十分敬佩,也就一并抛掷。虽然买的不如人家女子小哥儿一心一意做的好,好歹也有了排面不是!

沈之洲在马上瞧见熟悉的面孔,频频拱手致谢,不过并未接住任何一朵绢花,有不慎落到马匹上的,也任它随着马匹动作慢慢滑落。

直到看见人群中的宋清。

“阿爹!花花!”崽崽在宋清怀里笑眯了眼,手里拿着两枝石榴花朝沈之洲递过去,“崽崽和果果的花花!”

沈之洲也笑得开怀,上身一探,准确地从人群中接过两枝红彤彤的石榴花。

本以为这就结束了,正欲打马继续游街,没想到宋清忽然弯弯身子,接过一直被陆行川抱着东西,用力朝沈之洲一抛,“阿洲!”

沈之洲只瞥见什么东西忽然飞向面门,下意识接住,原来是好大一捧芍药花!

粉白的芍药花被绸带扎成一束,花瓣和点缀其间的绿叶尚且带着未干的露水,抱在沈之洲怀里,直把胸前的大红花遮了个干干净净。

虽然俗气,但这是宋清第一次送花,沈之洲透过乌泱泱的人群,与眉眼带笑的宋清遥遥相望。

“原来状元郎在等着小宋老板的花!”

矩州学子见沈之洲笑盈盈地扭头看宋清,便发出善意的哄笑声,高声打趣两人。声音之大,惹来一干未婚姑娘小哥儿羡慕的目光。

自各地举子上京以来,闺中儿郎都留意着了,只盼着在举子中找个好夫婿,不求他日做高官夫人,但求找着的夫婿品性才学俱佳,不至于婚后生活不和睦。

大年刚过,京中已经有人听说今科有个考生是个小哥儿,是他夫婿供着读书才能走这么远上京赶考的。那时候好些闺中儿郎只当是谣言,这世间能考取功名的,有一个户部尚书家的独女就足够令人惊诧了,哪里找得到丈夫供养读书的小哥儿呢?

后来沈之洲考上会元,又出了舞弊那档子事,名声大噪,京中儿郎才相信了真有这么好的夫郎。有时在街上看见带着孩子出门的夫夫两人,很容易就能猜出是传言中的小哥儿夫夫俩。

每每看见男人抱着小姑娘,小哥儿牵着大一些的孩子走在边上,另一手还拿着好些吃食,京中不管是出阁还是未出阁的,都艳羡不已。

眼下见沈状元抱着一大簇鲜花,身下马匹已经走出一段距离,还不时回头,笑盈盈地找他夫君孩子的样子,当真是羡煞旁人!

观看状元游街的百姓太多,宋清带着两个孩子,不好随着人流移动,送了花就往后退退,望着沈之洲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过这条街,才带着孩子先回家。

一大早,宫里引导一甲三名进宫面圣的朝廷宦官就到,担心御前失仪,沈之洲就没吃早食,梳洗完就换上状元服跟宦官走了。

这会儿又没到午食饭点,沈之洲恐怕还饿着肚子。

果然,沈之洲游街回来,一进门闻到饭菜香,就哒哒哒跑进厨房了。

“啊呀好香,今天吃什么?”

“酒糟酿鹅能吃了,取一只尝尝。”

一家人刚来京城的时候,天还下着大雪,宋清便做了米酒。这做米酒也有讲究,虽然什么季节都能做,还是寒冬腊月做最好。

蒸好的糯米拌上酒曲,装进干净布袋里后就放在木盆里,当年的稻草洗干净之后,要把布袋和木盆之间的空隙填满,再往外面盖上不要的旧衣服保暖,在灶房的火炉边放几日就能吃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