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01 章(1/2)
第101章
苯罐泄漏爆炸一事,虹城主流媒体置若罔闻,转而纷纷起专题,花式报道秦氏这次旧城改造融资计划。
受伤者及其家属拿了封口费,数额不小,所以安静养伤,不吵不闹。
林晓回忆起桑纸巷Lda一家,女儿身中数刀,父亲横遭车祸,再不同意拆房,怕是父女俩连命都保不住。
在秦澜舟口中,改善百姓生活的旧城拆迁,实则充斥着暴力和威胁。
再次打量主会场,正在添水的宴会服务生,手腕漏有虎尾龙须纹身,只怕也是石老大手下。
手机显示她和盛繁都被拉入一个群,名叫“地下一支队”。
很快又有不少人加入,群名经多次修改,从“地下一、二支队”,到最后的“地下虹市公安局”。
群里消息不断,起因是刑警大徐上传的一系列照片。
原来上周末,安局搬新家,局长夫人历来俭朴,点了局里几个壮汉,来老家搬东西。
书房涉及机密文件,自然得等出差的安局回来再搬,大徐只负责收拾安局孙子的玩具。
然而,在墙角一摞儿童点读绘本里,大徐发现很多张零散的A4纸,最上方都是户口本户主页,下方是这一家人的基本信息。
起初,大徐也没在意,兴许只是办案的资料,局长孙子顽皮偷来涂画的。
可捡得越多,有些户主的名字就越眼熟,似乎都在前些日子来警局报过案,有家中遇窃、小孩走失、还有陌生人尾随。
只不过那些案子都没有确切证据,最后都不了了之。
还是二支队的壮丁发现端倪,一眼看出这些户口信息的共同点,即户籍所在地都是老城中心。
结果不言而喻,这是安局暗中勾结地产商,胁迫暴力拆迁,捂嘴老百姓的名单。
群里,大家实名发送安局受贿、报假账,以权谋私的资料。
最后,刑队发话,他整理了聊天记录证据,在省厅准备立案调查安局。
没了安局这把刀,抓捕陆亭归案,应该不难。
可秦澜舟暴利拆迁是真,老城要发展也是真。倘若当场揭发他,破坏这次融资计划,虹城大片废瓦砾地,何时才能焕新机?
主会场的灯盏闪得晃眼,林晓有些迷茫。
十分钟茶歇过后,就是正式的融资签约仪式。主舞台已置好一排长桌,由于上午发布会的成功,据说多了两家意向投资机构。
只见不远处,盛繁和梁律师交头接耳,似在商量什么。
梁大律脸部肌肉微僵,比在法庭上被诘问还要窘迫。
盛繁咧着嘴角,眯着狐貍眼,林晓读他的嘴形,应该在说Fiona周末有空,这大侄儿就指着他大姨坑。
回来时,他还给林晓带了一碟巧克力,堆成小山状,“比利时师傅后厨现做的,秦澜舟这小子从小就会吃!”
林晓撚起一颗心形黑巧,“梁律怎么说?”
“秦氏旧城改造项目,按照出资比例,如果第一负责人因法律问题无法履职,就由第二大资方代理,”盛繁狡黠一笑,“正巧,那人你熟~”
巧克力在嘴里融化,微苦醇厚,林晓想起某人掏空自己的嫁妆钱,都投个她的暗恋对象,“第二大出资人,不会在隔壁等菜吧?”
盛繁点头,“虽然沈瑾从小不着调,但为人正直听劝,还有沈家罩着,工作狂沈鸢也一定会帮妹妹打理。”
另一边,波波头沈瑾终于等到红酒烩海鲜,由于鼻子凑太近,掀盖时热气外涌,呛得她直咳嗽。
茶歇结束,背景音乐改成鼓点,预告签约仪式即将开始。
剩下的时间不多,刑警小天匿名向北市新闻投稿:
虹市公安局副局涉嫌与地产商沆瀣,暴力拆迁,甚至引发苯罐闪爆,一死多伤;虹城媒体对此保持缄默,只为黑心地产商唱赞歌。
稿件爆点不少,北市新闻主编核实后,一轮过审,直接做成头版推送。
只不过,北市媒体的影响力有限,无法即刻辐射到虹市。盛繁在社交账号转发头版新闻,可惜他这号刚注册不久,连大V实名认证都没有,自然没有水花。
主会场里,鼓点声止。摄影机多角度就位,主持人念着大段大段的头衔,欢迎投资大佬们上台。
秦澜舟站在中心位,笑看镜头。
多亏剧宣时,盛繁与女主梁兮然互关。
大明星转发北市新闻,评论并附照片:我前任助理就是秦氏暴力拆迁受害者,她身中数刀,现在还躺在医院。
瞬间秦氏地产引爆热搜,会场私语窃窃声,渐渐淹没背景音乐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