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新政方向(2/2)
朱载坖深吸一口气,微微颔首。
做实事的是高拱和张居正,可内阁和六部有考核之权,京察历来如此,朱载坖不好打破常规。
可徐阶的做法,令朱载坖很不爽。
“徐大学士当真是谨慎。”
朱载坖淡淡道,“徐大学士是父皇的股肱之臣,朕也希望徐大学士能做朕的股肱之臣。”
“食君之禄,为君分忧。”徐阶恭声称是,接着,语重深长道,“皇上初登大宝,臣斗胆以为,当秉承太上皇治国之策,暂以维稳为主。”
朱载坖默然。
被父皇手把手教了那么久,他自然明白弦外之音,也知道徐阶不全是敷衍自已。
“朕知道了,此次商船出海不列颠,就由冯保负责。”
“皇上圣明。”徐阶下拜,态度恭敬,语气真诚。
可这样的徐阶,却让朱载坖陡然生出浓浓的厌恶。
毫无疑问,徐阶是一个合格的首辅,可却不契合当下的朱载坖。
朱载坖还年轻,才刚做皇帝,又有父皇珠玉在前,怎会甘心平庸,只着眼于维稳?
“若无别的事,徐卿且去忙吧。”朱载坖强抑不满情绪,温和道,“朕稍后会传旨冯保。”
“是,微臣告退。”徐阶躬身行礼,告退离去。
朱载坖胸膛起伏了阵儿,暂时忍下了。
不料,他忍得了,有人忍不了。
徐阶刚走一会儿,高拱紧接着就来了。
一来就告状,告徐阶的状。
“皇上,臣和张居正忙前忙后,收集证据,谨慎调查,到了内阁,却有十之六七都被打了回来,说什么证据不足……”
高拱大吐苦水,气郁难当。
朱载坖刚平复下来的情绪,被高拱这一拱火,又蹭蹭往上窜,忍不住道了句:
“好一个甘草阁老。”
高拱闻言大喜,立时顺杆往上爬,道:“皇上,不若不经内阁了,微臣有了成果,直接呈送给您怎样?”
朱载坖心中意动,可却理智的拒绝了。
如此做,无异于告诉内阁首辅、吏部尚书,一朝天子一朝臣,你们该下场了。
“此事朕已知晓,你来之前,朕已训斥过徐阶了。”朱载坖安抚道,“爱卿的辛苦朕都看在眼里,朕心里有数。”
皇帝都这样说了,高拱不好再紧追不放,只得换一个切入点,以求进步。
“臣知道皇上一直在为新政忧虑,主忧臣辱,这些日子,臣忙碌之余,也时常考虑新政的问题,目前有了些许想法。”
朱载坖精神一振,忙道:“爱卿请讲!”
“改制!”
朱载坖一惊。
“说清楚点!”
“是,臣的想法是……从抑制土地兼并出发,直接免去官绅的特殊待遇。”高拱说道,“成祖大幅度降低官绅优待的同时,又推行了摊丁入亩,这大大抑制了土地兼并,可官绅的优待却未完全消失,仍享有三成优待,臣以为……这三成也当收回来才好。”
朱载坖面色微变,沉吟道:“强如成祖皇帝,都保留了三成优待,英明如父皇,也未全面收回官绅优待,朕……此事容后再议吧。”
“皇上,刻不容缓啊。”
高拱急急道,“时下不一样了啊皇上,教育普及已有了显著效果,如今又开了数学学科,情势已到了万分危急时刻,参与科举,考取功名的人数会越来越多,若不改制……土地兼并会迅速加剧……”
“慢来慢来……”朱载坖心惊肉跳的打断,沉吟道,“这个父皇早有了应对之策,参与科举的人是越来越多,可名额却是有限制的,并非是你说的这样。”
高拱却道:“恕臣斗胆,如此并不是长治久安之计,唯有从源头斩断,才能真正有效遏制土地兼并!”
顿了下,迟疑着说:“臣听闻,啊,只是听闻……臣听闻松江府徐家拥有的土地……已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,皇上,若是发展到一城百姓的饭碗,全在一家手中,那……皇上如何自处!”
朱载坖陡然变色。
高拱撩起官袍,深深拜了下去:“昔日殿下待臣恩重如山,今殿下登基御极,臣既有言,怎能不谏?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,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,臣恳请皇上三思!”
朱载坖呼吸急促,已然动容。
高拱再接再厉,恭声道:“恕臣直言,名额再怎么限制,都避免不了考取功名之人数越来越多,官绅亦如是,皇上,时下我大明,比之洪武太祖朝那会儿,多了多少,昔年宪宗皇帝不惜以残酷手腕清理冗员,何也?太上皇未做,未尝不是想留着让皇上您来做……”
巴拉巴拉……
朱载坖本就想搞新政,想向父皇证明自已。
再听这番话,哪里还能无动于衷?
“改制……”朱载坖攥紧双拳,既紧张,又兴奋,还夹杂了惶恐不安,种种情绪过后,朱载坖下定决心,道,“爱卿言之有理,卿有言不敢不谏,国有弊朕不敢不除!”
“Duang——!”
高拱重重磕下头,激动道:“皇上圣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