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悬疑推理 >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> 第21章 银钞三百万

第21章 银钞三百万(2/2)

目录

“再然后呢?”

“百官好像并不买账,之后咱家就出海了,最终如何,咱家也不知道。”

李青沉吟少顷,微微笑道:“还有别的吗?”

“呃……这个。”冯保面对这个活了少说两百年的神人,终究不敢隐瞒,讪讪道,“不敢瞒永青侯,上次咱家回大明,皇上……啊不,现在应该说太上皇,太上皇对您很关切,对您在这里的一切,都很关心,咱家不敢欺瞒太上皇,一五一十全说了。”

“这有什么可值得一提的?”李青没所谓地摆摆手,道,“我问的是国事,是朝局。”

“啊,那没了。”冯保干笑着摇头,整个人都松弛下来了。

战战兢兢许久的他,一颗心总算放回了肚子。

李青沉吟了下,问:“太上皇龙体如何?还有,你来之时,皇帝下江南多久了?”

“太上皇龙体无恙,咱家来之前,太上皇下江南也没多久,就半个月吧。”冯保讪笑道,“托侯爷吉言,咱家现在是司礼监掌印了。”

“嗯,恭喜。”李青随口敷衍了句,随即又微微皱眉,“你来是皇帝的意思,还是阁部大臣奏请?”

首席秉笔太监押船就够离谱了,司礼监掌印押船……虽说这次不是普通的贸易,却也太大材小用了。

京师中知道永青侯的大有人在,没必要非让冯保出马。

冯保闷闷道:“还不是外廷那些人使坏……啊,侯爷别误会,咱家也是想来为侯爷分忧的,只是……咱家就瞧不惯他们的做派,好似咱家是惦记他们宝贝的贼似的,哼哼,宝贝是他们的啊?还不是皇上的……”

冯保越说越委屈,恨恨道:“当初宣宗皇帝设内书房,让太监读书认字,不就是让咱家这些个奴婢帮着分忧,顺便制衡一下外廷嘛。呵呵,说来说去,还不是怕内廷得势,损了他们的权势?若说忠君,咱内廷的爷们儿可比他们外廷忠君多了,至少咱爷们儿不会动不动就拿圣人说事儿……”

发了一好通牢骚,冯保逐渐冷静下来,见永青侯沉静不语,突然后悔起来,忙找补道:

“侯爷不要误会,咱家并非是想做王振、刘瑾那样的大太监,咱家只是想效仿三宝太监,以为君分忧,再……再博个好名声,呃呵呵……没别的念头。”

李青敛去杂绪,轻笑颔首:“自王振之后,外廷对内廷的打压就没断过,受针对的又不只是你。”

冯保见永青侯并未流露不满之色,试探着问:“侯爷也觉得他们过分是吧?”

“说正事吧。”

李青问道:“带来了多少银钞?”

“整整三百万两!”冯保说道,“皇上说了,这些由侯爷掌管,怎么谈全由你做主。”

李青微微点头,道:“对出售战舰,群臣可有反对意见?”

“这倒是没有的。”冯保呵呵道,“赚钱的事他们能有什么意见?不过……赚来的钱几分入国库,几分入内帑……他们倒是在意的很。”

李青一笑置之,这符合百官的人设。

整理了一下信息,又复盘了一番,发现也没有可值得忧虑之事。

李青放松下来,起身道:“你先忙吧,这边安排妥当了,带着银钞去王宫,我在王宫等你。”

“哎,是!”冯保忙也起身,“咱家送侯爷。”

“不用送了,正事要紧。”李青走下宝船,转而去了李家的商船……

~

“家里来信了。”

李雪儿将已经看过的信,递给李青,说道,“如你所料,皇帝传位了,李信朱寿他们希望你回去主持大局。”

李青粗略看了一遍,随即挫碎丢进海水,“我已经知道了,不是多大事儿。”

“真不用?”

李青颔首:“太子提前登基,利大于弊,本就是计划中事,嘉靖真干到死反而不美,只是比我预想的要早一些,不过也没什么,就当是对他的奖励吧。”

“银钞之事……?”

“敲定了。”李青说道,“三百万不是太多,也不少了,刚刚好。毕竟第一次合作,等多来往几次建立了信任,让他们尝到甜头,不用我们提,他们都会上赶着赚取大明银钞。”

揉了下眉心,李青缓缓吐出一口气,“虽然发生了一些变故,但并不影响大局,你去安排一下,咱们回王宫住,此件事了,咱们就去佛郎机。”

“嗯,好。”李雪儿喜滋滋点头,“我这就去,很快就好。”

……

不列颠王宫。

伊丽莎白听说李青进宫,立即放下手头事务,亲自相迎。

“我们亲爱的先生李,终于舍得与伊丽莎白同住了吗?”

李青已经习惯了被调戏,只是笑了笑,道:“荣光女王言不由衷啊,你渴望的可不是先生李,而是大明银钞。”

伊丽莎白深邃的眼窝迸发出亮光,追问道:

“大明带来了多少银钞?”

“三百万!”

闻言,伊丽莎白笑意更浓。

真是个刚刚好的数字!

太少了,难以满足时下的需求,太多了,她又怕大明搞一锤子买卖,这个数字完美契合了她的预期。

伊丽莎白不再掩饰自已的渴望,说道:“我们已经准备了大量的羊毛夹克,随时可以兑付,什么时候交易?”

李青微微笑道:“大明使者过两日就来王宫,荣光女王可以立时拿银钞购买大明的舰船!”

“上帝啊,这将是一场愉快的交易。”伊丽莎白小女孩似的雀跃,冷白皮的面颊,荡漾起绯红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