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2章 丰收(2/2)
听到王浩的这些话,李怀德的心里很高兴,毕竟这些话听起来完全是在为他考虑,想要把所有功劳都让给自己的意思,不过他脸上还是露出了为难的神色,对着王浩劝道:“这温室大棚能顺利建起来,你居头功,你要是不露个脸,让我怎么好跟上面的人交代,
其实李怀德早就安排好了,自己争取过来的露脸机会,前面为了温室大棚又下了那么多功夫,他又怎么会把自己落下。
按照他的计划,前半程先以王浩为主,后面就到他露脸的时候。
而且像他刚才说的,如果王浩完全不出面的话,多少有点他抢功的嫌疑,未免吃相太难看,说不定弄巧成拙,反而给上面领导留下了不好的印象。
反正不管怎么说,该他的功劳,怎么都跑不了。
“李厂长,借一步说话。”
知道李怀德已经计划好了,而且也确实他自己的考虑,王浩有些无奈,只能说道。
“老弟,你是有什么顾虑吗?说出来让老哥我听听,看能不能帮你分忧。”
两人来到一旁,没有了外人,李怀德对王浩的称呼,也发生了变化。
为了进一步拉拢和交好王浩,之前的时候,李怀德厚着脸皮,主动给他自己降了辈。
“李哥,不是我不配合,主要是我现在跟着老师他们,不适合太高调,麻烦你多理解。”
四下无人,王浩也跟着变了称呼,并且把中科院和文老他们给搬了出来。
李怀德闻言,猛的一拍脑袋,有些懊恼的说道:“对不起对不起,这事是老哥我考虑不周,让兄弟你难办了,怪我怪我,我昨天就应该提前跟你商量的。”
被王浩这么一提醒,李怀德才想起了王浩的另外一层身份。
本来以为自己已经够替王浩考虑的了,可现在李怀德才发现,自己还是疏漏了。
“没事,不过今天的采访,我的确没办法配合了,还请李哥见谅……”
王浩自然不会责怪李怀德什么,要是换成是别人,李怀德这么安排,说不定还得感恩戴德。
“理解理解!”
因为王浩给出来的理由,李怀德自然也不会强求,却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:“不过这事,让我有些过意不去……”
这样一来的话,等于风头全让他一个人出了。
“李哥,你要是心里真过意不去,待会儿装车的时候,多装一点绿菜,我也好让老师他们多改善一下伙食,这大冬天的的,见天的白菜萝卜,时间一长也难受。”
王浩知道李怀德是在客套,所以笑了笑,并且直接提出一个要求。
“这没问题,不光要多送一些,还要挑好的,剩下的再送食堂。”
面对王浩提出的这个要求,李怀德脸上的笑容不由灿烂了起来。
其实给中科院那边供应一部分绿菜,是很早之前,王浩就已经跟李怀德说好的,也跟上面通了气。
王浩完全没有必要跟李怀德提这个的。
但王浩还是提了。
这样做不是没有目的和用意的。
作为政场上的老手,李怀德不可能看不出来,王浩提出的这个要求,只不过是在照顾他的感受,让他的面子上过得去,也不那么“愧疚”。
像王浩这么会做人的,人情世故如此练达,不跟他混仕途,有点可惜了。
但很快,李怀德想到王浩的天赋,还有中科院那边以及文老濮老对他的看重,也许走仕途才是对他这种人才的扼杀。
想到这些,李怀德有些庆幸。
幸好王浩不是自己的敌人,也不是自己敌对阵营的。
两人重新回来,李怀德没有再提采访的事情,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,王浩也乐得其所。
接下来事情的发展,就跟李怀德的设想和安排高度一致,没有出现什么意外。
不过王浩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。
作为厂长的杨振民,一整个上午都没有出现,仿佛隐身消失了一般。
稍微一琢磨,王浩也回味了过来。
今天明显是李怀德的“胜利日,”,反正也分不上什么功劳,杨振民索性躲了起来,避其锋芒。
至于抢着摘桃子?
这是不现实的。
毕竟当初温室大棚的项目,他都插不进去手,跟他沾不上一点边。
要知道,这个项目当初连部里领导都肯定和夸奖过的。
作为轧钢厂,建设温室大棚搞种植,看似风马牛不相及,甚至不务正业,可困难的阶段刚刚过去,别说是底层的老百姓,就是上面也心有余悸。
谁也不想这样的经历再来一次,但有备无患,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
而且借助这个温室大棚项目,把轧钢厂暂时空闲的建设用地利用起来,解决了一部分后勤保障问题,还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,可以说是一举多得。
中午。
发现今天食堂的菜品果然得到了更新,多了许多抹绿色,让轧钢厂的工人兴奋不已。
“乖乖,那什么大棚,还真种出了绿菜。”
“昨天我就听说今天食堂会有新的绿菜,没想到是真的。”
“冬天种绿菜,要换做是以前,我肯定不相信。”
“孤陋寡闻了吧?这种事情,几百上千年就已经有了,一点都不稀奇,古代皇帝冬天就有绿菜吃,在温泉边上就能种出来。”
“你也说是皇帝了,有几个人能当皇帝,这种好事,以前哪里轮得上我们这种小老百姓啊!”
“那是,咱们今天也享受一回。”
“见天的白菜萝卜,可把我吃吐了,今天换换口味。”
“……”
大棚里的绿菜进了食堂,并且成了大家中午的午餐,轧钢厂的工人们兴奋之余,也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。
不怪他们的反应这么大。
主要那些温室大棚虽然也是轧钢厂的范围之内,可为了防止有人搞破坏,或者进去偷菜,工人们平时是不允许到那边去的。
尽管他们没少听说有关大棚的情况,但毕竟都只是听说,如今眼见才为实。
和他们的反应不同,之前为了温室大棚而被特招进来的那些临时工们,听到厂里这些工人的议论,一个个脸上都忍不住露出满足和得意的神色。
不止是他们,连王浩都有些成就感,哪怕一开始搞温室大棚种蔬菜,并不是为了他们而考虑的。
另一边。
中科院的单位食堂里,也同样多了几道大棚绿菜做成的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