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4章 江南人的名场面(中)(1/2)
五华山,乾清宫,西暖阁。
左右两侧,文臣武将,一大帮大西南老狐狸,惊骇失色,瞠目结舌,喃喃自语中。
没错的,他们怎么也想不到,上面的朱皇帝,如此的精明老辣,杀伐果断。
是的,不声不响的,偷偷摸摸的,瞒着所有人,就把江南人弄进了朝堂,且一搞就是两个人。
更恐怖的事情,霸道专横的朱皇帝,直接拿掉了朱企鋘和扶纲的位置,就是想交给江南人。
这他妈的,太让人意外了,心寒心塞啊,这个朱皇帝为了平衡朝局,那是不择手段,无所不用其极。
“嘿嘿、、”
龙座上的朱皇帝,环顾窃窃私语的群臣,目光冷冽,嘿嘿直笑。
没错的,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,打破大西南派系,一堆重臣文臣的垄断格局。
既然,有些人喜欢搞事,不想做体面人,朱皇帝就会给他们机会,好好学习一下,什么叫真正的体面。
“肃静”
就在这时,龙座旁边的老太监,潘应龙猛的站出来,响起尖锐的嗓门,整个大殿,再次进入肃静状态。
这个老家伙,是很有眼色的,知道什么时候,该站出来,什么时候,又应该做鸵鸟。
“卢爱卿”
“崇祯九年,中举人”
“崇祯十三年,高中进士”
“历任兵部主事,宁波巡海道佥事,凤阳巡抚,浙东巡抚,兵部尚书”
“隆武元年”
“鞑子大军,南下江浙,爱卿率兵坚守绍兴,温州,屡挫满清兵峰”
“终因寡不敌众,弹尽粮绝,城破后,率部坚守巷战,背中三矢,犹奋力拼杀,死战不退、、”
、、、
龙座上的朱皇帝,手捏着锦衣卫的情报,一本正经的读起来,还时不时的点了点头。
是啊,这个卢若腾,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,难怪会被江浙人推举入朝。
同样,很深啊。
进士出身,能文能武,做过崇祯皇帝的兵部主事,这个官职经历,比很多在殿的重臣,都资历深厚啊。
更何况,鞑子南下以后,这个头发须白的老家伙,还能领兵上阵,打巷战,钢刀对钢刀,很能打啊。
不愧是大明的进士,都是一个吊样子,能文能武,文能提笔安天下,武能上马定乾坤。
“嗯”
读完以后,老辣的朱皇帝,又重重的点了点头,深以为然,很认同卢老头的才学,大声夸赞道:
“卢爱卿,不错啊”
“这就是大明读书人的榜样”
“能文能武,劳苦功高,碧血丹青,精忠报国,忠贞之士”
是的,既然打算重用了,肯定要夸一堆的嘛,才能让人信服。
要知道,
更何况,这里是大西南朝廷,这个大明王朝,他们西南人,功劳最大,拼杀了十几年。
这也是当初,在舟山悬山小岛的时候,江浙几个大佬,为何商议那么长时间,才挑出三个人。
既然要入朝,就必须挑几个能打的,能文能武的,腰杆子硬,资历深厚,耐打耐操的。
“这样吧”
“卢爱卿”
“工部尚书,就你的了”
“好好干,三十万将士,就指望你的甲胄兵械,鸟铳火炮”
“冒襄,冒爱卿”
“复社领袖,江南四公子”
“鞑子南下,曾多次拒绝满清的招揽,谢绝出仕”
“大公无私,毁家纾难,资助民族义士,积极主动参与抗清运动,也是忠贞不渝的典范”
“礼部左侍郎,就你的了”
“好好干,好好展示你的才学,学以致用,报效朝廷”
啪的一声,专横霸道的朱皇帝,眉头一挑,把情报丢到桌子上,金口一开,钦定了两个六部重臣。
念完以后,再摸着大砍刀,环顾
没错的,这个时候,要是有人站出来反对,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毕竟,这里是大西南,是这帮重臣的老巢,也是他们抗清杀鞑子,坚守十几年的根据地。
但是,那是以前的永历王朝,现在的大明中华王朝,是朱皇帝自己,带兵打下来的江山。
所以说,霸气霸道的朱皇帝,有胆子把江南人召入朝廷,直接提拔到尚书位置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