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8章 你到战舰之上给朕当摇桨的船夫!(1/2)
许闲没想到,这状元郎还真有些东西。
苏云章同样惊讶,这状元郎虽然有些愣头青,但分析倒头头是道。
苏禹倒是一脸的云淡风轻,对此见怪不怪,因为于益若是没有这等本事,他也不会让于益进谏苏云章。
“是,陛下。”
于益揖礼,缓缓开口。
“第一,海防应从战时应急转变为长期布防。重建水师体系,打造沿海防御网,推行军屯与募兵相结合的办法,保留卫所屯田,减少朝廷投入。在沿海核心郡县增设海防营,营内设有船甲、路甲、斥候甲。船甲配备福船、艨艟等,专职海上巡卫;陆甲配备火器,巡防滩头;斥候甲沿海岛布防,设望海台、五里设一响炮墩,形成海上有巡船,岸上有巡甲,海岛有斥候的沿海防御网。”
“第二,肃清内奸,不可只严苛酷刑要标本兼治。要构建完整的监察体系,以免通倭,沿海地区好重新编册,详载人口、田产、船只等,商船更要进行严格审查。最好每艘商船有一名官府人员,全程监督贸易,而且监督人员要进行轮调。还要构建沿海情报网,增设水哨,陆哨,商哨;水哨可以由渔民兼任,刺探海上动向;陆哨可安插到沿海客栈、酒肆等地方,收集情报;商哨便是在市舶司内再安插暗桩,明暗相互督察。”
“第三,朝廷要解除海禁,一定要制定完整的贸易体系与法度,海上贸易不是法外之地,对进出口贸易进行严格管理,可以创设海上保商制度,由朝廷派遣战舰护送商船,但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,使“商舶所至,皆受天朝庇佑“”
“臣以为,海防之要在于能战而不必战,海贸之兴在于有序而能久序。朝廷若是能以军事为骨、制度为筋、民生为血、贸易为脉,则沿海地区不但固若金汤,还能成为楚国的聚宝盆,臣对此还有很多更加详尽的想法,不过陛下时间宝贵,臣便简短叙述一番。”
听着于益计划。
苏云章眉梢微扬,他没想到于益不但有才而且是位大才。
他这套方案肯定是对沿海有着透彻的研究,而且能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。
楚国如今虽然不缺少人才,但缺少这样有远见卓识,可以带领人才为楚国做贡献的大才。
苏禹脸上露出傲娇之色,能被他看上眼的又怎么会是庸才呢?
许闲对于益同样十分认可。
他们剿灭倭寇确实只是第一步,维持今后长期有效的稳定才是最关键的。
“好。”
苏云章微微点头,沉吟道:“不过虽然你有如此才华,但冲撞朕这件事不是如此轻易便能过去的,你不是反对朕御驾亲征吗?那朕偏要御驾亲征,朕不但偏要去,还要带着你一起去,你到战舰之上给朕当摇桨的船夫!”
于益:???
“爹!”
苏禹闻言,顿时面露惊慌,“于益可是状元郎,虽然他冲撞您有不对的地方,但您不能如此惩罚他呀!于益是有大才的人,您怎么能让他去当船夫呢?”
苏云章冷哼道:“老大,你别在朕面前当好人,朕还没跟你算账呢!你当你这太子做的合格?你若是再惹朕生气,那你也去当船夫,你正好跟于益做个伴,反正此事因你们两个人而起。”
“朕怎么说也是楚国皇帝,朕能这么轻易的便让你们给欺辱了吗?这船夫于益非当不可!”
苏禹刚要继续劝解。
于益却是率先站出来,揖礼道:“太子殿下不必再争论,臣愿意受罚。”
苏云章摆摆手,“既然如此,你们都走吧,朕有些乏累。”
随后,苏禹,于益和许闲三人离开了内殿。
苏禹看向许闲,没好气道:“少爷,你是木头啊?你不是说过来帮我们说话的吗?你刚才怎么不跟老爷子说?”
许闲十分无奈,“姐夫,此事本来就是你们两人不对,陛下小施惩戒没什么问题,况且陛下有意将状元郎带在身边,但又不好直说,毕竟他昨晚确确实实冲撞陛下,陛下不得给自已找回点面子吗?”
“再者说,有我在你怕什么?我肯定会照顾好状元郎的,俗话说的好,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他随军出征是好事。”
苏禹闻言,眉梢微扬,“如此想来,倒是你说的这个道理。”
许闲信誓旦旦道:“本来就是这个道理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