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小说 > 虎贲郎 > 第361章 如山压迫

第361章 如山压迫(2/2)

目录

这不是关中联军对抗河东赵基,而是赵基带着关中联军围攻郭汜!

段煨能想明白这些,张绣自然也能看透。

张绣此前抢占颍阴城对赵基有很大帮助,但这个功劳应该记在赵岐头上。

所以赵岐成了赵基的军师,这份功劳最终会变现,回报在赵岐侄儿赵戬身上。

张绣另有收获,即赵岐认张绣为门生。

就赵岐的辈分与名望,使得张绣在西州士林中的辈分也是很高。

目前形势混乱,还体现不出这个资历、出身的重要性;等三辅恢复,本地士人回流后,张绣的影响力就能暴增。

起码现在的张绣,可以与韦端、杜畿、苏则、射援、张昶等残存大姓名士同席对话。

这些人还不能否定张绣,否定张绣等于否定赵岐。

因此,张绣严格来说投入赵基麾下以来并没有什么军功,而赵基也是将他单独安排。

不是张绣的部曲多强,论部曲素质,朱灵、许诸、张郃、韩猛都在他之上,甚至张绣本人的部曲规模还不如苟桓。

张绣本人部曲并不多,他麾下主要部曲来自年幼的堂弟,是张济的遗产,张绣只是暂管。

他被单独任命为左冯翊,内定的未来使匈奴中郎将,靠的就是他身上的县侯爵位,以及军师赵岐的关门弟子身份。

某种意义上来说,张绣身上已经有了关陇合流的迹象。

而偏偏张绣本人部曲规模并不大,对未来变化存有敬畏之心,这才急着立功。

前院,张绣见赵基举着火把带着段煨走出,张绣毫无县侯的自觉,快步上前拱手:“卑将见过大司马、忠明公。”

“张侯不必多礼。”

赵基将火把递给卫士,明知故问:“即将夜禁,张侯来访可是有紧急军情”

张绣略窘迫,就说:“大司马,卑将料定郭汜必死于左右之手。不知届时,将要如何处置”

“我们如今联军前锋就不下五千骑,算上杨秋、王承,不下万人。”

赵基敛笑,反问:“远道而来,为的难道仅仅是郭汜的头颅”

稍稍停顿,赵基又说:“黄白城这里,我已向关陇各军展示了我的宽容。若再展示宽容,未来还如何统御西州之士”

闻言,张绣反倒安定了,又拱手:“大司马英明,是卑将多虑了。”

“非我英明,而是西州自北宫伯玉作乱以来,动荡十余载,人心浮躁,难以安宁。”

赵基眉目无情:“若不展示狠厉手段,未来关中还要再乱。与其拖延敷衍,还不如痛下狠手,毕功于一役。”

段煨想到要出现的局面,忍不住一叹,但也没有规劝什么。

他更清楚关陇军吏的心态,何止是浮躁,简直是膨胀到了极点。

都见过天子、朝廷的窘迫,更是亲手屡次促成这些窘事发生。

对朝廷、天子都没有什么敬畏之心,目前的投降也只是打不过,暂时低头罢了。

赵基放过了李傕的党羽,那郭汜的党羽,已经不是献上郭汜首级就能逃过一劫的。

唯有严惩,才能震慑各军,也能让李傕余党生出感激之情。

否则关东战场上,遭遇严苛战局时,这些关陇匪军难免生出一些不好的念头,并付诸于行动。

不严加约束,带过去的关陇军队临阵反戈投奔袁术……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。

真不是段煨乱想,而是半步称帝的袁术,对关陇匪军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。

这些匪军什么都干了,就差那临门一脚的事情没干。

在汉室体制下,他们未来几乎不会有什么璀璨的前程。

若是追随袁术彻底打破这片天地,那他们身上的旧日罪孽也就消散了。

所以袁术遣使相招的话,哪怕满口谎言,许诺各种不着实际的条件,可关陇匪军出于自身利害关系考虑,依旧会选择相信。

五十岁出头的段煨没有劝,三十岁出头的张绣更没有询问该怎么处理。

就处理敌对军队,张绣就算没有亲自动手,可见识过太多。

其实郭汜这里的罪孽更深,这是加入东迁队伍,又反叛的人,郭汜造成的直接损失更大。

站在皇帝的角度来看,李傕始终是敌人,李傕做出再大的坏事,仇恨有个上限在。

可郭汜呢,是李傕最大的帮凶,又来依附皇帝,给了小皇帝很大的期望,然后又突然作乱,甚至派兵杀到了皇帝车驾前,险些得手。

没有郭汜所部的突然反叛,王师岂会败的那么突然

因而,再怎么严惩郭汜所部吏士,朝野舆论上都是支持的。

反之,宽赦、宽大处理的话,不利于赵基的形象,也会损害与天子、吕布之间的关系。

关系有两种,有公事公办的立场关系,还有个人私交。

宽宥郭汜党羽,等于全面交恶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