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1章 苏太师(1/2)
第411章苏太师
洛州总管府下辖九州,李逸觉得还是有些多了。
伊、汝、鲁三州,完全可以合并为一个汝州,谷州、熊州甚至可以直接并入洛州。
郑、管两州,也可以并为一个郑州。
嵩州其实也没必要保留。
怀州总管府,其实可以罢去,怀州并入洛州总管府。
再省去一些县,洛州直辖二十县,另辖怀、汝、郑三州十七县。
又能减个一总管府、四个州,能精简许多官吏,节省许多开支。
“阿郎,苏威请求拜见!”家将宋义进来禀报。
李逸正低头给皇帝写奏疏,建议洛州、怀州两总管府合并,裁撤伊、鲁、嵩、谷、熊、管,以及怀府的孟州、盟州、西济州、北义州、义州、陟州、平州、殷州、共州、黎州等,
十羊九牧要不得,必须精简州县和官吏。
之前战争时期,只要归附大唐,就授官封爵,大量增置州县,设立总管府,如今战事平定,转向治理,这第一刀就得先砍向这里。
沁河以东的怀州,理应是属于河北,但如今朝廷在河北也就这么一隅,不如直接划入河南洛州总管府。
“苏威”
“就是王世充的伪郑太师!”
李逸笑了笑,他对苏威当然知道,如雷灌耳。“苏威可不仅仅是伪郑太师,”
这人堪称传奇,北周权臣弑君者宇文护的女婿。
宇文护堪称史上第一弑君者,宇文化及跟他一比啥也不是,宇文护三年杀了三个皇帝,又杀了三大柱国。
苏威是尚书之子,权臣之婿,起家京兆功曹,袭封美阳县公,娶新兴公主,他的人生起点是无数人几代都达不到的终点。
宇文护专权时,苏威早看出来他不会有好下场,就时常隐居山寺读书为乐。
杨坚为北周丞相,征召他入府,知晓杨坚要篡位,跑回老家不参与,可等杨坚受禅称帝后,他又接受征拜为太常卿、太子少保,很快就又兼纳言、吏部尚书。
苏威甚至曾兼任了纳言、吏部尚书、御史大夫、大理卿、京兆尹五个重职。
隋文帝时期位高权重,时称四贵。
在隋炀帝时期,还又恢复了宰相之职,成为大业五贵之一。
后来不管是宇文化及弑君,还是李密称雄河南,又或王世充篡位,都把苏威拿来当吉祥物,
为自己站台,借助于他的威望。
“之前王世充投降,苏威不是说老迈病重吗,怎么现在又出来了”
苏威确实很老了,今年八十岁了。
这把年纪了,连李渊都不愿意再降罪于他,平定洛阳后,苏威说病重,李渊也就没再理他,既没有定他罪,也没让他去长安。
“让他来吧,”
李逸考虑一番,决定见见这个老头。倒不是因为他的威望,而是这老头虽说人品不是太好,但本事还是有一些。
特别是当年隋文帝称帝之初,苏威主持改革税赋制度,还是很有水平的。
杨坚曾经评价苏威,志向远大,举贤有阙,其性狠戾,求名太甚,从己则悦,违之则怒。
元善则说他怯懦。
苏威和萧瑀一样,一点小事,也喜欢跟人急论不休,毫无大臣之体,最重要的是,苏威这人不像李纲那么刚直,历隋二帝,又经宇文化及、李密、杨侗、王世充,
他好名好权,也能保持清廉,但在大是大非这块,却没操守。
见到苏威时,
这老家伙好像就剩下一口气,随时要挂掉的样子,他由孙子苏勖、苏亶搀扶着,颤颤巍巍。
看这模样,李逸就眉头皱起。
“请侍中恕老朽年迈体弱,不能下拜。”
看到他倚老卖老的态度,李逸就腻歪,不能拜你就别来,还真当自己是太师了
“苏公今年高寿”
“刚过八十。”
“真是高寿,”他不拜,李逸也不请他坐,就让他被两孙子搀扶站在那。
“苏公是隋朝宰辅,可国家政治昏聩你不能匡救,遂使生灵涂炭,皇帝被弑,国家灭亡。
你见宇文化及、李密、王世充,却仍拜伏舞蹈行君臣大礼。如今既然老病,那就在家好好休养。”
李逸上来先扣他一顶帽子,
苏威本来自倚威望前来,面对十八岁的李逸,还想摆几分架子,可李逸很不客气,这让他一时下不来台。
如李逸猜测的一样,
苏威出自武功苏氏,虽说是有名的关陇名门,但终究不如山东五姓和关陇六姓,
武功苏氏终究要低了一个档次。
如今天下眼看着要重归一统,天命在唐,苏威也顾不得八十岁了,前来拜见李逸,也只是想给孙子们寻个出路。
他儿子苏夔本来很有能力,可惜几年前病逝。
孙子苏勖苏亶也还年轻,虽然都是自幼聪明,家学渊源,可还得他托举送一程,谁让之前他隋乱以来没能跟随真命天子呢。
苏威看着面前这年轻人,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。
在他身上,他似乎看到了自己逝去的青春年少,曾经自己如这般年纪,也是春风得意。
他推开两孙子,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