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悬疑推理 > 穿书后,我在侯府佛系逆袭 > 第431章 百花重生

第431章 百花重生(2/2)

目录

要知道,历届状元皆入翰林院历练,积攒资历后方可平步青云。

他明明自幼勤学,自认不输于任何人,却因此遭那些人暗中构陷。他们在陛下跟前巧言进谗,硬是将他发配到这白华县做县令。美其名曰让他深入民间,直面实务,方能看出真才实学。

他比谁都清楚那人意图。白华县条件并不算差,离京中不远,却恰恰是个不上不下的尴尬所在。此地风调雨顺,百姓衣食无忧,只要县令在其位谋其职,寻常人来了反而难以施展拳脚,做出实绩。这等地方若不破不立,若无长远筹谋,只怕空有一腔抱负,也只能渐渐被磨去一身棱角与风骨。

而这,正中了那些构陷者的下怀。

他是文人,温润的外表下藏着不输于任何文人的风骨与自负。

他怎会让那些构陷者得偿所愿?即便遭到多方打压,他仍卯足了劲深耕白化县。数年光阴,他将白化县治理得焕然一新,不仅民生安乐,还将县名改成了百花县。如今,他又得知当年的构陷者早已落马,如此,最多到今年底,他便可被调入京中。届时,平步青云指日可待。

可即便前景在望,他却从未想过,也从未感受过,原来自己与寻常男子并无不同。在面对心仪的女子时,心底竟也会涌起深深的自卑。那些蛰伏在岁月里的不甘与挫败,那些藏在权谋斗争中的阴暗过往,此刻都成了横亘在心头的巨石,生怕一个不慎,便会将自己不堪的一面暴露无遗。

此时的烛火明明灭灭,映得洛水瑶鬓边的珠花泛起柔光。她垂眸轻啜茶汤,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,忽然抬眼笑道:“秦大人方才走神,可是因这茶凉了?”

秦川指尖微颤,险些碰翻茶盏,恍然惊觉自己竟对着她发怔许久。喉间涌上酸涩,他忽生几分自嘲——从前面对权贵时挥斥方遒的状元郎,如今竟也有这般患得患失的时刻。

“只是想起些旧事。”他压下翻涌的心绪,执壶添茶。

茶汤在壶嘴凝成细长的银线,落入杯中荡起涟漪。

洛水瑶凝视着他紧绷的下颌线,忽然轻声道:\"如今百花县虽名为‘百花’,实则百花凋零,恐会影响民生。不知秦大人,可有何计可解?\"

秦川添茶的手微微一顿,抬眼望向洛水瑶,眼中闪过一丝愕然。他不明白洛水瑶为何突然将话题转到民生之事上,但很快收敛心神,顺着她的话答去:“陛下已下令减免赋税,还推行了不少新政。“可百花凋零之事,终究对百花县影响颇深。”

秦川放下茶壶,眉间凝起一抹愁绪,“这两日得闲时,我反复琢磨,却始终寻不到解决之法。”

他抬眼望向洛水瑶,目光中带着几分期许,“不知洛姑娘今日提起此事,可是心中已有良策?”

洛水瑶向来对百花县的百姓怀有深切好感,此地民风淳厚质朴,宛如未经雕琢的璞玉,着实难得。

受百花县名由来的启发,这两日闲居时,她的思绪便始终萦绕于此。实际上,此前秦川已凭借过人的眼光与谋略,将百花县勾勒出旅游景区的雏形。虽尚未形成如她前世所见那般精密完备的体系,却已颇具气象,恰似蓄势待发的弓弦,只等一阵劲风,便能迸发出无限生机。

如今百花凋零虽看似是场噩耗,但危机与转机并存,于百花县而言,倒也并非无法逾越的绝境。

她眸光微亮,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茶盏边缘:“秦大人可知,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?”

洛水瑶抬眼望向秦川,眼底流转着笃定的光芒,\"如今既是百花凋敝的困局,亦是重整山河的良机。若能趁此时机,对百花县重新布局,规划县中路线,再将食宿设施全盘翻新,以‘百花重生’为噱头广邀京城显贵。”

话音未落,洛水瑶忽而狡黠一笑,眼波流转间尽是灵动,“届时百花县门庭若市,秦大人不仅无需再为民生烦忧,只怕官运也要更上一层楼了。”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