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小说 > 百年家族:百战求生 > 第232章 雨林断粮

第232章 雨林断粮(2/2)

目录

上面的英文标签早已被雨水泡得模糊不清。

“就剩这13个罐头了。”

老周无奈地叹了口气,

然后掀开了另一个草编筐。

筐里躺着半箱压缩饼干,

饼干的边角都已经被潮气侵蚀得发软。

“这是炊事班前天在英军遗弃的卡车里找到的,

现在连盐巴都只剩下小半袋了。”

老周一边说着,

一边指了指旁边那小半包盐巴。

古之月突然想起三天前路过英军营地时的情景,

当时士兵们像疯了一样争抢着牛肉罐头,

徐天亮甚至还举着个听装咖啡兴奋地大喊着。

\"老子要给宋女士写情书\",

此刻却只能对着这点可怜的物资发怔。

炊事班长的山东骂混着铁锅空响:

\"驴操的英国佬!

饼干箱长蘑菇咧!\"

郑三炮踹翻弹药箱,

河南腔劈开闷热:

\"中!

蚂蚁搬得比扫荡队还干净!\"

压缩饼干碎渣洒进烂泥潭,

张满贵瘸着腿往泥里扒拉,

湖南腔发颤:

\"作孽啊...这够喂三口...\"

古之月紧紧地盯着那十三听日军牛肉罐头,

喉咙有些发紧,

苏北话也变得有些干涩:

“每人……每人半勺汤。”

然而,就在这时,

赵二虎突然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暴跳起来,

他那东北腔如同惊雷一般,

震得树梢上的毒蛙都掉落了下来:

“整!炊事班私藏了两包饼干!”

话音未落,众人便如饿虎扑食一般,

争抢着那两包饼干。

油纸包在激烈的争抢中被撕裂,

饼干的碎屑像雪花一样飘进了沼泽里。

“各班排,立刻清点物资!”

古之月见状,突然扯开嗓子吼道。

他的声音在雨林中回荡,

惊得树上的夜鹭扑棱着翅膀飞走了。

“徐天亮,你去搜搜伤员的挎包,

看看有没有遗漏的食物。

孙二狗,你带二排检查一下沿途有没有我们落下的粮食。

郑三炮,你回来的时候顺便砍点芭蕉树,

这雨林里总不至于让咱们侦察连饿死!”

古之月迅速下达命令,

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决绝和果断。

雨林中的湿气裹挟着腐叶的味道,

如同一股浊浪般涌进古之月的鼻腔。

他蹲在火塘边,

仔细地数着那十三听牛肉罐头,

铁皮上的凹痕,

让他想起了张满贵牺牲时脸上的弹孔。

那个总是把最后一口炒面让给新兵的山东汉子,

此刻正静静地躺在三里外的土坑里。

古之月的心中一阵刺痛,

他默默地念叨着:

“满贵啊,你放心,兄弟们一定能撑过去……”

当各班排长抱着五花八门的“战利品”陆续回到营地时,

天色已经渐渐擦黑了。

徐天亮甩着个漏底的米袋骂娘:

\"奶奶的,那帮龟儿子把饼干渣都舔干净了!\"

孙二狗的挎包里“哗啦啦”地倒出五个野芒果,

那芒果的表皮青得仿佛能滴出酸水来,

让人看一眼就忍不住直冒口水。

赵大虎则举着一根比胳膊还要粗的竹筒,

得意洋洋地说道:

“俺在岩缝里发现了点蜂蜜,

可甜啦!

就是让那些蜂子蜇了三回,

可疼死俺了!”

而最值钱的当属郑三炮带来的半筐芭蕉芯,

那翠绿色的茎秆上还滴着黏液,

在篝火的映照下泛着微微的光芒,

显得格外诱人。

“都围过来!”

古之月用刺刀敲了敲空罐头盒,

发出“铛铛”的声响,

火星子溅落在压缩饼干上,

瞬间冒出一股青烟。

他环顾四周,

看着大家,

然后说道:

“老周,你来说说,

这点粮食够咱们127个人撑几天?”

炊事班长老周不紧不慢地掰着他那黑黢黢的手指头,

嘴里念念有词:

“一人一天两小块饼干,

再配上半罐野菜汤,

顶多也就只能撑三天。”

他的话音刚落,整个会场突然变得异常安静,

只剩下雨林里的虫鸣声和远处传来的潺潺溪水声。

就在这时,

徐天亮突然“噗嗤”一声笑了出来,

打破了这诡异的沉默。

“要不咱学英国佬喝下午茶?

把饼干泡在雨水里,

再撒把蚂蟥当糖霜?”

他的话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,

但笑声中却透露出一丝无奈和苦涩。

\"去你娘的金陵腔!\"

赵大虎拍着膝盖站起来,

东北话震得树叶往下掉,

“俺们在长白山剿匪时,

那可是零下四十度啊!

俺们啃树皮、吃草根,啥苦没吃过?

现在到了这雨林里,那可真是啥都有啊!

野果、野菜、河里的鱼,还有树上的鸟蛋……”

他的话还没说完,

就被郑三炮给打断了。

“拉倒吧!

昨天你抓的那只树蛙,

差点把老子的舌头给麻掉!”

郑三炮一脸的不满,

引得众人哄堂大笑。

在这笑声中,

古之月突然注意到王小桂正躲在角落里,

偷偷地舔着罐头盖上的残渣,

那喉结还一动一动的,

显然是饿坏了。

“好啦,先说正经的。”

古之月敲了敲手中的芭蕉芯,

淡绿色的汁液从里面渗了出来,

“老周,你看看这玩意儿能吃吗?”

炊事班长老周凑过去闻了闻,

然后说道:

“嗯,以前在老家见过,

把外皮剥了煮汤,就是有点涩。”

徐天亮突然指着火塘里的灰烬说道:

“嘿,咱还有盐巴呢!

撒点盐巴进去,应该能去腥。”

这时,孙二狗摸出一个磨得发亮的指南针,

说道:

“俺记得地图上标着,

往西十里有个傣族寨子,

说不定能搞到些粮食呢。”

话刚出口就被古之月否决:

\"傣族寨子早让鬼子洗劫过,

前天路过时连狗都没剩一条。\"

他的目光紧盯着那跳跃的火焰,

仿佛那火焰能将他的思绪点燃一般。

突然间,他的脑海中闪过了陈阿发临终前说的话——

曼德勒外围有英军遗弃的补给站。

然而,此刻他们甚至连曼德勒的方向都还未能确定下来。

罗盘在这片雨林中常常失去作用,

使得他们只能依靠太阳的位置和树疤来辨别方向。

就在这时,郑三炮突然插嘴道:

“要不派两个人去河里摸鱼?

俺看见上游有浅滩。”

徐天亮闻言,

斜着眼笑了笑,

说道:

“行啊,你先下去试试有没有鳄鱼。

上个月在缅甸河,

老子可是亲眼看见一条鳄鱼把鬼子咬成了两截呢。”

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,

瞬间浇灭了众人的希望,

会场再度陷入一片沉默之中。

只有那被烤得焦香的压缩饼干,

在火上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。

就在这压抑的氛围中,

古之月突然站起身来,

他的苏北口音中带着一股狠劲:

“明天我们分三个组行动:

一组负责去挖野菜,

二组去找野果,

三组则去砍芭蕉芯。

徐天亮,你带两个人去河边设陷阱,

就算只能抓条蛇回来也行。

老子就不信,这雨林还能困死咱们中国军人!”

散会后,

古之月慢慢地走到王小桂身边,

蹲下身子,静静地看着他。

王小桂捧着半碗混着芭蕉芯的稀汤,

眼神空洞,

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,

呆呆地望着碗里的汤,

一动也不动。

古之月轻声问道:

“想家了?”

他的声音很轻,

生怕会吓到王小桂。

然而,王小桂却只是摇了摇头,

并没有说话。

过了一会儿,

他才缓缓地说道:

“俺娘说,

贵州的山民饿极了连观音土都吃。”

火光映照在王小桂的脸上,

古之月突然注意到,

这小子身上的军装已经被磨损得透亮,

领口处还留着张满贵缝补的针脚。

这些细节让古之月心中一阵酸楚,

他知道,这些新兵们都不容易。

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一阵争吵声。

古之月转头望去,

只见赵大虎正和一个四川兵争执着什么。

仔细一听,原来是为了半块饼干。

古之月无奈地摇了摇头,

心想,这才刚刚断粮第一天,

大家就已经开始为了一点食物而争吵了。

夜越来越深,雨林里的湿气也越来越重,

水珠不断地从树叶上滴落下来。

古之月靠在树干上,感觉有些困倦,

便闭上眼睛打起盹来。

然而,没过多久,

他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。

他立刻睁开眼睛,警惕地望去。

借着微弱的月光,

古之月看到两个黑影正悄悄地往树林深处移动。

其中一个背着个鼓鼓囊囊的挎包,

看起来十分可疑。

古之月定睛一看,

发现这两个人竟然是二班的两个新兵。

他没有出声,

只是默默地摸了摸腰间的勃朗宁1911手枪,

心中暗自思忖:

断粮的第一天,逃兵就出现了,

而这片看不到尽头的雨林里,

还不知道有多少艰难险阻在等着他们呢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