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武侠仙侠 > 我非君子 > 第 248 章

第 248 章(2/2)

目录

“夜黑风高,当然适合爬窗户。”他转过身,手里拿着一壶酒。

王银蛾挑了挑眉,盯着那小酒坛,笑:“所以你是来找我喝酒。”

“嗯。”

“嗯什么嗯?你还在喝药期间呢。”

“此去一别,将来也不知有多少机会与你同饮。”

王银蛾无奈,只得答应他,两人坐到桌上,点亮了蜡烛。

屋里很安静,两人都不说话,只有偶尔酒液清灌入杯中的声音,和酒杯相撞的轻响。

这么一坐,她倒是有些困意上来,便摆摆手说:“不了,我不喝了,怕耽误明日时辰。”

话未说完,衣袖却被人牵起,扭头一看,梁月庭已醉态醺然,波光流转妩媚横生。

一个男人很少被形容妩媚,然而这一刻,她真想不出别的形容,有哪个比妩媚更合适。

她盯着对方无暇的俊脸,微微愣神,不想梁月庭像一条蛇咻地一下窜到她面前,两张脸近在咫尺。

烛火噗呲一声,光线黯淡下去。

面前之人越发秀色可餐,王银蛾小心咽了咽口水,赶紧起身假装去拨灯芯,然而突被一双修长有力的臂膀圈住腰肢,天旋地转间竟又坐回,不,是坐到他腿上去了。

王银蛾大恼,急手急脚要下来。

梁月庭凑到她耳边,呼吸之间尽是酒气,放低声道:“我们先成亲好不好,我等不及了。”

这话委实放肆极了。

王银蛾瞪圆了眼睛,一时不知如何组织措辞,却见那两片丰润柔和的红唇一张一合,嗫嚅了一声,随即轻唤道:“王慕光。”

她一阵愣神,下一秒人被打横抱起来,穿帘而过,跌跌撞撞往床上倒去了。

珠帘哗啦作响,她的心跳如擂鼓阵阵。

“咳——”

正当风花雪月暧昧之际,他突然捂嘴一阵轻咳。

王银蛾立即冷静下来,坐直身道:“别了吧。你还在身体抱恙呢。”

话刚落,梁月庭面色恼红地扑上来。

王银蛾觉得无聊死了,加之担心梁月庭的身体状况,她啥也不敢动。

诶,天什么时候亮?真烦人。

蚊帐外面那根蜡烛快要熄灭了,王银蛾觉得手痒痒,便把手伸出蚊帐外面弹出一颗妖力弹。

看见蜡烛彻底熄灭,她才满意,回头一瞧,却见梁月庭正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,眼中尽是委屈羞恼。

王银蛾转了转眼珠,忽凑上前,轻吻他汗水淋漓的下巴,打算安慰他一下。谁想,他竟然猛打了个寒颤,看上去很像只担惊受怕的兔子。

那时候王银蛾是这样想的,于是故意捉弄他,双手按住他肩膀把人按下去。后面事情就朝诡异的方向发展了。此事羞于启齿,不谈了。

翌日,清晨,天光大亮,众卫兵都很奇怪,一向早起的慕光将军怎么今日还不出门。

房门由里锁着,随行卫兵也打不开,但一想到王银蛾的本事,她也就放下心。正要转身离开,屋里传来走动的声音像是往门口而来。

一阵抽门栓的声音,卫兵急忙回身抱拳行礼道:“慕光将军,早上好——”

“你、你——”卫兵的眼珠子都要蹦出眼眶了,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。

梁月庭这厮倒是镇定,面色红润,向卫兵温和地点头:“姑娘,我去打洗漱用水,劳烦你帮我看着门。”

他这样彬彬有礼,让人不由毛骨悚然,卫兵不知里面到底发生了何种情况,心里有些担心自家将军,于是点头答应。

等梁月庭前脚刚走出院门,她便在门口喊道:“将军,慕光将军。”

可惜屋内没人回复她,她犹豫再三,还是下定决心走进屋里。拨开连着内室的珠帘一瞧,卫兵大惊失色,像见了鬼一样慌里慌张地逃出卧房。

至于里面那人正睡得沉,两条雪白莹润的胳膊垂在床下,上面可见斑斑红痕。她脸蛋红红的,眉梢眼角尽是疲惫和残留的春色,卫兵就算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吧。

卫兵蹲在门口,想起自己方才所见,脸色红了又红,直到看见门口走进一道高挑修长的身影,她立时从地上弹起来,不满地瞪他。

梁月庭看她一眼道声谢,随即端着洗漱用的东西进去了,顺便用脚把门给勾上。

卫兵就这么在门外干瞪眼。

快要到午时,王银蛾总算怏怏不振地出来了。卫兵端来厨房里特地留给她的饭菜,然后退到一边,死死盯着她。

可恶,梁月庭那个家伙还赖在王银蛾身边。不过,他也嚣张不了多久。

午时,整点,王银蛾总算恢复一丝生气,一跃上马,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出城南下。一排排绣着凤凰的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,在漆黑玄甲的队伍中格外亮眼。

梁月庭立在城楼上,许久,身后有人唤,他这才不舍地收回视线。

那人是个大夫,看上去文文弱弱,然而讲的话却令人汗毛倒竖:“梁大夫,慕光将军临行前,特地叮嘱我等照料您的起居,该到吃药的时候了。”

梁月庭发出一声无奈的轻叹。

至于远在城外的王银蛾却是不知了,一路上要小心敌军偷袭,部署计划,过的十分充实。

只是她发现,这几天身边跟随的卫兵有些不大对劲,常常盯着她出神。

这日,军队刚到霞郡城外二十里地驻扎下来,王银蛾派人去打探消息,好不容易抽出一点空闲。屁股还没坐热,见卫兵又盯着她看,王银蛾恼怒道:“你有什么话快讲?这一路,你盯了我多少次了!”

“啊,将军,没什么,我是觉得将军前两日精神有些不对头。”

王银蛾面色古怪,起身道:“是吗?”

将近一柱香后,派出去的探子回来禀报,说是栖霞城的人已经发现他们了,现已进入警备状态。

王银蛾摸摸下巴,沉吟道:“根据今早的最新消息,南广王正往封地这边撤,不过百里路程,估计两日就到了。眼下我军方赶到,必然疲惫至极,应是明日再战为宜。”

“不过,”她话锋忽转,擡首笑道,“传令下去,戌时三刻闻钲攻城。”

随后她召集其他几位副官,就着天光,稍稍确认了攻城计划,便安心等待攻城的时辰。

火光连绵,几乎照亮城池上面的天空,呼啸的冷风中,战鼓声如雷,嘶吼呐喊声响彻城内外,战马奔腾,万千只马蹄铁在地上踏出无数只凹陷的脚印。

经历一番苦战,栖霞城失守,那守城的将领是个窝囊废,为王银蛾一下逮住,便立刻求饶告命。

王银蛾用铁索将他捆个严实,坠在马后拖着狂奔,那人嘶喊声简直比夜枭还凄厉。

“哈哈!快说!城池的守军都在哪儿?”

那人战战兢兢地答道:“守军大部分被调走到东城门,剩下的分散在几大城门。”

王银蛾听罢,着手吩咐几位副官几句,副官们各自领兵散开,冲没入黑暗中。

王银蛾回头看来,一张笑吟吟的明媚俏脸在火把火焰的映照下,显得不寒而栗。

朱唇一张一合,俘虏尚未听清,她身下坐骑就已撒丫子往东城门狂奔,套在身上的铁索霍然绷紧,俘虏跌跌撞撞地被拖走。

到东城门,那儿的守军还没反应过来,就被王银蛾一马当先地砍死了。

城楼上响起一阵喧嚣的动静,没多久,那声音又沉寂下来。

城外,底下有个声音问:“上面发生了什么情况?”

听口音像是栖霞本地人。王银蛾小心探头往下望,果然看见城外平地上一片黑泱泱的人影,都是守军。但不知这些守军都调到城外,是作何故?

一阵走动、活动兵器的声音过后,城门突然被外面的人狠狠撞了下,有人骂道:“开城门!”“你们到底是谁?快点燃火把!”

王银蛾自不会下命点火把,这样一来,我军的情况不就会暴露出了?

可抑止。

王银蛾饶有兴趣地看他们像头落入铜墙铁壁中的野兽,毫无章法地四处乱撞。

突然间,远处火光一线从山岚中浮出,紧跟着轰隆雷声奔腾而来,竟然是一支大军。她估计这人数有十万以上。

待离得近了,那一队队一列列招摇翻飞的黑色军旗赫然落入眼底,王银蛾脸色倏然沉下。南广王大军竟然来的比预计早,看来消息还是不够准确。

如今我军只有五六千骑兵在城中,自然是抵抗不过十几万军士。可是这么退下,又能逃到哪里去?

南广王大军和城下守军相会,不一会儿,战鼓声响起,这是要反攻了。

王银蛾叫人加派兵力守住城门,把战马系到城墙硬抗。

一直到天亮,攻城还在持续,王银蛾部下倒也很硬气,拼着一条老命堵住城门不让进。

箭雨停后,大军开始爬云梯,王银蛾只得叫人守住隘口。可是对方来势凶猛,就算王银蛾有妖法加身,也坚持不了多久,很快就有士兵跳进城墙和人厮杀起来。

那些敌军本是怀着被攻占故乡的怒火,动手也没有顾忌。

眼见我军式微,王银蛾犹豫着想撤军,然而,远方又传来一声轰隆巨响,王银蛾一剑砍掉偷袭的敌兵,仰头去看城外,又来了一支大军,一溜儿火红的旗帜如凤凰展翅,在朝阳的照耀下,神圣极了。

不止是她,城楼上其他人也看见了,军士们纷纷跟打了鸡血似的,亢奋着,卖力厮杀。

敌军也更加凶猛了,他们知道要不成功,只能当阶下囚了。

这一场战一直打了五天五夜,不眠不休,所有人瞪着布满血红蛛丝的眼睛,等待结局娓娓落幕。

城楼上,又一日清晨的阳光洒落在横七竖八的尸体上,他们身上或穿着不同的战甲,容貌体型不同,但这一刻都将化作一圤黄土,埋葬进历史的洪荒中。

风声静止,阳光似能完全包裹住她。

王银蛾眼皮微动,有些喘不上气,下意识使劲地推脑壳上的鱼鳞盔,哐当一声,头盔掉落,她终于呼吸到一口新鲜的空气。

等她好不容易喘上气,就发现自己趴在尸堆上,头脸砸在一个血洞里。

她嫌恶地直起身,踉跄两步下来尸堆。

不远处正在检查的军士听见动静立即持枪赶来,看见王银蛾身上的银白鱼鳞盔甲,眼神一亮大喊道:“慕光将军!”

王银蛾一顿猛咳,抓住小兵问:“情况怎么样?”

“我军胜了。南广王自刎于帐中。”

王银蛾点点头,脸上并无一点喜悦,反倒是尘埃落定的释然。

“那就好。岐王在何处?”

“殿下在城中衙门那儿,正召集将领作下一步部署。”

王银蛾微微颔首,下了城楼,牵过一匹战马往衙门方向疾驰。

路上她还不忘施个净身决,把自己弄干净。

刚到衙门大堂,王银蛾就听见里面正在商议事情,小兵进去通报,很快,屋里迎面走出一个身披黄金甲的女子,她身后还跟着好些将官。

王银蛾没料到岐王会亲自出来迎接,一脸的受宠若惊。

岐王拉着她,眼眶微红,像是激动和喜悦,说道:“孤见你久不归队,差人遍寻不得,还以为慕光遭遇不测,还好,还好,真是上天保佑。”

王银蛾拱手道:“殿下关心,使慕光不胜恩宠。”

众人说一会儿体贴话,纷纷回到正屋,继续商议正事。

如今南广王已死,大晋朝的江山势必落入岐王囊中,但还有些不安因素存在,因而岐王特派王银蛾和几位将官组织军队趁机南下,将侵扰边境的外族敲打一番,而自己则领部队扶棺北上,准备起建立新朝的事宜。

这一乱,将近乱了十年,大晋朝早跌下强国首座,国内可谓是百废待兴,岐王登基以后又有好些事情做了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