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章 千古功业(1/2)
第98章千古功业
◎三省六部制创建于隋,完善于唐,变革于宋、元,至明、清而没落。◎
对于世家门阀的压迫力,晋至南北朝的统治者们可太清楚了。
司马睿:“世家,唉~!王与马共天下,这可不是浪得虚名。”
赵匡胤(十大帝王):“北周、隋唐都是在门阀内部进行更替,北周宇文氏就不用说了,那是顶级门阀、是皇族。隋杨出身于关陇集团,杨坚的父亲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,位至大将军,被封为隋国公,官爵世袭;而李唐皇室也是关陇集团出身,早在北周时期,李家就是朝中八柱国之一,身份高贵。而且这三家还保持着姻亲关系。啧啧啧。”
世家?
门阀?
秦汉的皇帝们默默吃瓜,表示不知道他们在叹息些什么?
朱由检:“我知道我知道!就是那个“侧帽风流”的最牛老丈人,自己长得俊俏、文武双全不说,还以容貌留名史书,嫁出去的三个女儿成了皇后。不得不说,确实牛!”
此话一出,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帝王们都惊呆了。
一门三皇后,还是亲姐妹,这家族,厉害了!
大秦。
始皇帝面带思索。
其实他一直觉得自己驾崩后赵高、胡亥等人能矫诏自立、假传圣旨杀死扶苏,或多或少与自己没有立皇后有关。
大秦的王后、王太后权利颇大,即使胡亥能够顺利登基,可他如此无能,皇太后也能行废立之事。
有皇太后看着,继位之君也能收敛行为,不会过于肆无忌惮、败坏超纲。
可是,他思来想去,又有些犹豫。
若是皇太后把持朝政,而新君无能,不能收回实权,那又当如何?
自从出了个武则天,这妇人们就开始躁动了。
人心变了,队伍不好带了!
不过,刘邦倒是眼前一亮。
他捋了捋胡子,暗自想到:独孤家的几个女儿这样厉害,能否与吕雉抗衡?
他估摸着这刘盈太过仁弱,正好娶个有能力的老婆来辅佐他。
而且这老丈人长得帅,女儿也差不到哪去。
这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。
刘邦越想越觉得此计甚妙。
刘邦:“请问这是哪位高人?还请出来一见。”
独孤信:??
虽然他不认为自己和汉高祖刘邦有什么共同语言,可是,到底是前辈,面子还是要给的:
独孤信:“区区不才,正是在下。”
刘邦@独孤信:“我听李渊称杨坚为七姨夫?看来你们家女儿挺多啊,一门三皇后实在是高!但我觉得还可以再努努力,还有提升的空间!”
这可把独孤信整蒙了,他思来想去,根本不明白还有什么提升的空间?
这宇文氏,杨氏、李氏,北周、隋唐的皇室都是他们家的联姻对象,关系密切,哪里还有提升的可能。
这可真是有力没处使啊!
不过,独孤信脑海中灵光一闪,心头又浮现过一个名字,难道刘邦说的是——武则天?
她称帝后武家也成了皇族,这未必没有联姻的可能性嘛!
她爹叫什么来着?
武士彟?
好像是叫这个名儿。
也不知他出生了没有?
独孤信背负着双手,连连点头,决定发动整个独孤家的力量去寻找武士彟。
咱独孤家虽然出不了皇帝,但遍地都是皇后!
垄断皇族,做皇帝的外公不香吗?
那杨广、李渊,不都是咱的外孙!
现在咱再努努力,争取有一个当皇帝的外孙女!
他越想越觉得可行,正待吩咐下人之际,却看到这样一行字样:
刘邦@独孤信:“我有一嫡子,名为刘盈,年十二。愿聘令媛为太子妃,不知独孤大人意下如何?”
这段话别说独孤信了,就连诸天万界的人们都瞠目结舌,为刘邦的脑回路而惊叹万分。
刘盈:“……”
独孤信:“?!”
你这是在想桃子?
刘盈仁弱平庸,只怕没什么大出息,这岂不是白白搭上我一个女儿?
有这闲工夫不如再仔细挑挑,指不定有更好的姻亲。
你是不知道,自从知道我家出了三个皇后以后,我的女儿有多么抢手哦!
他一时不知该怎么回复。
见他不回答,刘邦当即闻弦而知雅意,又极力向他介绍自家儿子的优点:
刘邦@独孤信:“我知道,你嫌弃刘盈没出息,我也这么觉得,所以才想为他娶个有能力的老婆。你想想,反正他如此没用,以后大汉还不是都交给令媛来治理?”
刘盈:“太尴尬了!jpg.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