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其他小说 >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> 第886章 笑傲江湖(军事改制 上)

第886章 笑傲江湖(军事改制 上)(1/2)

目录

“准。凡投诚者,既往不咎。但有劫掠百姓者,立斩不赦。”

易华伟转向徐光启:“工部需在三月内造出新型海船图纸,科学院天文科协助测算海流风向……”

他忽然想起什么,补充道:“海军士卒俸银,比陆军加三成。”

武将队列中顿时响起低低的惊叹声,几位总兵互相交换眼色。而文官那边则窃窃私语,吏科给事中王元翰冒死出列进谏:

“陛下!此举恐坏祖制,且耗费靡巨,户部存银无几…”

“倭寇劫掠东南数十年,烧杀百姓何止万数”

易华伟突然将手中奏折狠狠掷在丹墀上,惊得几名近侍混身一抖:“前年台州一役,三千百姓被掳为奴!若能剿灭倭寇,便是耗银千万又如何”

殿内鸦雀无声,只有皇帝的声音回荡。郑芝龙悄悄将袖中航海图又掖紧几分——那上面标着他多年海上生涯积累的数十处倭寇巢穴。徐光启则在心里快速盘算,泉州船厂现存的龙骨材料还能建造几艘战船。

“海军部设水师学堂。”

易华伟继续颁布旨意:

“从科学院天文科抽调教习,传授航海术;从郑总督麾下选海战高手,教授操舟之法。学成者授把总职衔。”

王承恩手持朱笔疾书记录,笔尖在黄麻纸上沙沙作响。

“再有奏者”

易华伟扫视群臣,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片刻。

平一指犹豫片刻,终于出列:“陛下,科学院既设医理科,可否允许民间医师参与研究臣知苏州有名医叶天士,精通伤寒杂症…”

“准。”

易华伟略作思索:“凡有真才实学者,经考核可入科学院为编外博士,待遇等同。”

朝会接近尾声,易华伟起身离座,百官跪送。当皇帝的身影消失在屏风后,殿内立刻响起嘈杂的议论声。

钱谦益与几位礼部官员聚在一处,面色阴沉;工部尚书则拉着徐光启询问科学院的具体需求;郑芝龙被一群武将围住,询问海军招募事宜。

石星站在原地未动,目光落在御案上那份被遗忘的章程文书上。王承恩正小心地将它收回檀木匣中,烫金的边缘在阳光下有些刺目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暮春时节的紫禁城,柳絮如雪,纷扬飘过文华殿的琉璃瓦顶。

殿前汉白玉栏杆上停着几只麻雀,时而啄食缝隙间的草籽,时而警觉地抬头张望。

殿内十二根金丝楠木柱上的蟠龙纹在烛光下仿佛要腾空而起,地面铺就的苏州金砖光可鉴人,倒映着大臣们凝重的面容。

易华伟端坐在蟠龙宝座上,一袭明黄龙袍衬得他面如冠玉。指尖轻叩扶手,紫檀木发出沉闷的声响。

这位登基仅一年的年轻帝王双目如电,扫过殿中诸臣。

兵部尚书石星垂首而立,英国公张惟贤腰板挺直如松,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杨镐额角渗着细汗。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捧着拂尘侍立一旁,西厂提督丘成云则如幽灵般站在阴影处。

“诸位爱卿。”

易华伟开口,声音不大却震得殿内铜鹤香炉中的香烟为之一滞:“今日所议之事,关乎大明千秋基业。”

石星悄悄抬眼,正对上皇帝似笑非笑的目光,心头一颤,连忙又低下头去,袖中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象牙笏板,指节因用力而发白。

易华伟忽然起身,大步走向殿中央那方三丈见方的沙盘。

这是工部能工巧匠耗时三月制成的军事地形图,山川河流、边关要塞无不纤毫毕现。

“看这里。”

易华伟修长的手指点在辽东:“建州女真虽已暂平,但蒙古诸部仍虎视眈眈。”

指尖又滑向东南,最后停在西南:“倭寇侵扰不断,缅甸东吁王朝屡犯边境,不可不防。”

张惟贤上前半步,铠甲发出轻微的金属碰撞声,剑眉星目间透着武将特有的锐气。

“陛下明鉴,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整饬九边军备。”

“整饬”

易华伟轻笑一声,突然一掌拍在沙盘边缘,内力震得沙盘上插着的小旗簌簌抖动。

“朕要的不是修修补补,而是破旧立新!”

“啊!”

石星闻言心头一颤,忍不住抬头:“陛下,祖制不可违啊!”

“祖制”

易华伟目光如刀:“太祖立国时的兵制已沿袭二百余年,卫所败坏,军户逃亡,这样的祖制还要守到何时”

不等几人开口,一百万袖袍一挥:“宣孟冬!”

殿门洞开,兵部职方司郎中孟冬手捧奏本疾步入内。这位年近四旬的文官面颊凹陷,官袍下摆沾满泥点——显是刚从边镇巡察归来。

“臣孟冬,叩见陛下。”

孟冬跪伏于金砖之上,双手呈上奏本时,袖口露出冻疮未愈的紫红疤痕。

易华伟声音冷硬:“念!”

孟冬喉结滚动,展开奏本高声诵读:

臣等按《大明会典》原额,全国卫所应辖56万雄师,然去岁秋闱点阅,实到者仅半数有余。京营三大营空额达六成,十万军籍竟存纸间;九边重镇虽列34.6万戍卒,然蓟镇士卒逃亡如潮,宣府军械锈蚀成废铁,福建、湖广军户半数沦为豪强私奴。

唯募兵制新军尚有战力,蓟州浙兵1.2万精于鸳鸯阵,辽东铁骑8000善使三眼铳,福建水师6000战舰可巡海疆。

然此七万精锐,相较百万军额不过九牛一毛。西南土司兵虽众,却如双刃剑,嘉靖年间岑猛之乱殷鉴不远,实难全然倚仗……

卫所旗军月粮仅领六至八斗,马军亦不过一石五斗。更兼屯田遭侵,辽东军户亩产不及常时四分之一,军士不得不垦荒自给,何谈操练

反观募兵待遇,浙兵月饷一两二钱,较卫所高出数倍,故能悍不畏死。然此等厚饷,仅戚家军旧部可得,九边士卒仍在饥寒中度日。

军官贪腐触目惊心,宣府镇军匠六成沦为私役,卫指挥使年贪空饷千两。万历二十五年宁夏兵变,根源即在积年欠饷。今岁朝鲜战场,竟有两万将士因粮饷不至哗变,此诚为心腹大患!

蓟镇校场点检,三成铠甲无法护体,四成弓箭不堪张弦;蔚山之战,三万卫所军遇倭即溃,唯浙兵死战不退。反观募兵,浙兵鸟铳百步穿杨,辽东铁骑三眼神铳威震敌胆,然此等精锐不过万人。

火器营看似威风,实则暗藏危机,京营火器缺额四成,红衣大炮依赖番邦匠人操持,炸膛事故频发。露梁海战虽胜,然料罗湾海战中,佛郎机炮命中率不足两成,暴露出平日训练荒废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