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3章 荆州关公来投(2/2)
上船之后,迤逦前进。
大船开拨,及至寨边,李翊便命人下了矴石。
时值暮春,江雾弥漫。
李翊便命艄公缓缓摇橹,自于船头观望。
见着曹军水寨哨塔上弓弩齐备,水门处巡逻严密。
观罢,乃谓左右人道:
“看来传言不虚,曹军正大肆启用荆州将领,为其士卒练水。”
“倘使其练成,大江之上,淮南儿郎再无优势矣。”
陈登在一旁催促:
“……丞相既已看完水寨,可速回。”
“若教曹军察觉,发大船来围,我军危矣。”
李翊微微一笑,道一声不急。
点一心腹之人过来,对他授予密计。
那心腹领命,乘小船渡江去了。
时曹仁方醒,总觉今日江雾弥漫,恐有敌人来袭。
索性亲登哨塔,来此巡务。
忽见一叶扁舟,驶于江上,急忙下令:
“速速擒之!”
十艘小船急出了水门,来捉这只轻舟。
船上之人见大量小艇来捕自己,只得放弃抵抗。
众魏兵将之擒住,从身上搜出一封信来。
乃匆匆回报曹仁,言说:
“禀将军,此人乃是齐军细作。”
“我等从他身上搜出一封密信。”
曹仁接过,拆开密信,只见上书:
——“张允将军:约定三更举火为号,共破曹贼。”
曹仁惊疑,道:
“张允已通敌耶”
或有人谏道:
“齐人多诈,只恐是贼人使得离间计。”
“将军可要仔细查看。”
曹仁说道:
“蔡瑁、张允并非势穷来投,今能投魏公,亦能投刘备。”
“江陵又是荆州重镇,今我与之同守。”
“万一其要加害于我,杀我献城,我死之日而不知矣。”
或再谏曰:
“今郭祭酒尚在江陵,将军不妨与之一同商议。”
曹仁又道:
“今天未大亮,郭祭酒尚在休息。”
“其病体沉重,不宜烦扰。”
众人纷纷问:
“既不与郭祭酒相商,这密信是真是假也不得而知。”
曹仁沉声道:
“吾召张允来一问便知。”
于是,命人去把张允叫来质问。
张允知道前因后,亦觉冤枉,忙道:
“此必齐人离间之计也,将军岂可轻信”
正辩解之时,忽报西门火起!
原来是魏延早的李翊锦囊妙计,故意于三更时分,在西门点火。
以证张允“通敌”之罪状。
曹仁急忙奔至西门,见火光大作,更信张允有异,乃拔剑怒喝:
“逆贼安敢如此!”
“纵那李翊有两口四眼,又岂能在我门内纵火”
“……这!!”
张允百口莫辩,事发突然,一时想不出原因。
这时又有人报,江上出现了大量舟船。
由于赶上江雾,看不清数量,曹仁只传令道:
“今重雾迷江,彼军忽至,未知多少。”
“可先拨水军弓弩手引乱箭射之,勿使其近水门。”
比及号令到来,弓弩手齐至寨前放箭。
少顷,江上箭矢如雨。
高顺引陷阵甲士,持盾挡在前头。
箭矢打在盾牌面上,囔囔作响。
一轮箭下,未能逼退敌军。
那边李翊已使人喊话:
“张将军可速杀曹仁,待我拿下江陵,必在齐王为你表功!”
曹仁听得江上的喊话真切,分明是李翊的声音。
其本人都亲至了,哪里还能有假
“张允狗贼,安敢害我!”
曹仁大怒,即命众武士将张允拿下。
张允高呼:“无罪!”
曹仁叱道:
“李翊生平用兵,从不弄险。”
“今趁大雾而来,若非你与之为内应,彼安敢如此有恃无恐!”
再联想到西门无故起火,曹仁就更加坚信是张允早已与李翊勾结。
今不先下手为强,必为其所害!
江陵城中,张允心腹极多。
但好在曹仁也算是一代名将,趁着张允身边人少。
即叫武士将之拿下,也不等其身边人反应,立即将之斩首。
张允人头落地,左右之人尽皆惶恐。
曹仁厉声止之:
“军士休慌,张允一人通敌,与尔等无关。”
“回头我禀明魏公,尽恕尔等罪过。”
曹仁急忙稳住军心,安抚众人。
而众人见张允已死,城外又是大敌当头,也不知如何是好。
只得先遵照曹仁吩咐,先把敌人打退了再说。
很快,天已蒙蒙亮。
李翊见江雾渐渐散去,便下令把船吊回。
比及天明,曹仁这才看清李翊的船队未有多少人众。
心中正诧异不定,郭嘉也已睡醒。
拖着沉重的病体,来到城头,问曹仁昨晚发生了何事。
曹仁乃安抚道:
“祭酒休惊,昨夜贼人趁着江雾,欲袭我水寨。”
“仁已引弓弩手射之,将之击退。”
郭嘉一捋胡须,沉声问:
“昨夜是东吴的人来袭,还是齐国的人来袭”
曹仁回答道:
“雾太大,看不清,或许两边都有。”
“反正仁已将之击退。”
郭嘉却觉得事有蹊跷,问昨晚是谁领兵来的
曹仁答说是李翊亲至。
郭嘉闻之一惊:
“李翊乃齐国千金之子,若无十全把握,岂会亲自领兵来夜袭水寨”
“昨晚他来,还做了些什么”
曹仁本是后知后觉,觉得张允这事有些蹊跷。
但纸终究包不住火,隐瞒也无用。
乃将昨晚之事,如实向郭嘉说了。
郭嘉听完,气得连连跺脚:
“……将军中计矣!”
“若张允当真与李翊有勾连,其又岂会不发一箭一矢,便撤军回去”
这……
曹仁后脊一凉,心中已觉不妥,但还是努力辩解道:
“可昨夜西门确实起火,李翊总不能隔空在我城中点火对吧”
郭嘉咬牙道:
“倘城中有人与李翊为内应,约定三更点火。”
“李翊趁此时而来,便欲使将军疑张允通敌!”
嘶……
听完郭嘉的分析,曹仁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昨晚半夜三更因为睡不着起床,脑子都还不够清醒。
怎么就没有多考虑一下,便草草地将张允给杀了呢!
“张允乃是江陵大将,杀之,恐动摇军心。”
郭嘉眉头紧锁,“将军昨晚何不与我相商”
曹操刚入驻荆州,结果没多久就杀了张允这个荆州重将。
此举肯定会使荆州将士感到不安。
杀死张允事小,安抚荆州人心事大啊……
曹仁大窘,一拍脑袋,叹道:
“因昨晚已是深夜,吾念郭祭酒病体沉重,故不想打扰祭酒休息。”
“及至事发之时,变故接踵而至。”
“仁未及细想,便……唉!”
曹仁也知道自己闯祸了,这下可如何向襄阳的曹公交代哟。
此时,天已大亮。
不少将领都登上了墙头,见张允身死,城上一片狼藉。
众人惊问道:
“……曹将军,郭祭酒,不知昨晚发生了何事”
不等曹仁开口,郭嘉率先说道:
“张允通敌,欲害我等,然后向李翊献城。”
“亏得曹仁将军及时发现,已将之斩杀。”
郭嘉先帮曹仁把锅给摘干净,这是必须要做的事。
虽然确实是曹仁做错了,但不能真的让曹仁认错。
否则大家都知道张允是冤枉的以后,军心肯定动摇。
曹仁当即会意,将手搭在唇边,轻咳两声:
“……不错,正是如此。”
“张允一人通敌卖国,与尔等无关。”
“诸位将军休慌,可各回本部,安心守御。”
“待击退齐贼以后,魏公自有厚赏,必不亏待尔等。”
众人唯恐惹事,都不细究,喏喏而退。
在打扫完战场,清洗干净城头以后。
郭嘉又问曹仁:
“昨夜负责值守西门的将领是谁”
曹仁思索半晌,答:
“貌似是荆州本土将领,是个义阳人,叫做魏延。”
郭嘉眼眸蹙起:
“可差人速速将之拿下!”
曹仁从其言,即命武士去西门捉拿魏延。
少时,众武士回报说:
“我等去西门时未见着其人!”
曹仁忙问:
“哪里去了”
答曰,“听人说,昨夜趁着江上大乱,西门起火,魏延便趁此时逃出城去了!”
唔!
听到此话,曹仁两眼一黑。
捂住胸口,痛不可当。
好个李子玉,好个魏文长!
唱得一出好大的戏!
不仅使曹仁误杀了张允,居然还能让魏延全身而退。
曹仁瞬间感觉自己的智商被踩在地上,狠狠地被李翊羞辱了。
不!
是奇耻大辱!
“吾誓杀此贼!”
曹仁咬着牙,发誓道。
郭嘉无奈地摇了摇头,安慰曹仁道:
“事已至此,悔也无用。”
“为今之计,当先抚定城中军民。”
“张允身死事小,其身后之事事大。”
曹仁只得听从郭嘉的建议,回去安抚荆州军民去了。
由于大敌当前,荆州人也不敢去追究曹仁杀张允这件事。
但对魏人的提防之心,已悄然埋下了一颗种子。
不表。
……
却说魏延纵火烧了西门,趁乱驾一叶扁舟,逃出江上,直奔江夏而去。
由于在荆州未有太大建树,自己也没混得太大的官位。
都怪刘表无有进取之心,魏延建功的机会不多。
他比较羡慕的是刘备,不是在征战就是在征战的路上。
而刘备麾下的将领,也是个个扬名,人人建功。
魏延在荆州,每每闻之,好不叹羡。
尤其当荆州人黄忠,在刘备麾下大显神威,阵斩夏侯。
以年近甲子之年,封了四方将军。
叫人如何不羡慕
大丈夫就当如是!
终于,盼星星盼月亮,总算盼来了刘备南下。
虽然刘备本人未有亲至,但有他的代理人李翊在。
魏延可以与之联系。
本来是想打开西门,配合李翊一举拿下江陵的。
可李翊却回复说,兹事体大,未可轻动。
只让他在三更时分放火,然后趁乱逃走便好。
这逃走就逃走,何须放火那般麻烦
魏延虽然不解,但为了给李相爷留下一个好印象,还是依言照做了。
“……将军,江夏到了!”
有艄公一摇船橹,谓魏延说道。
“……善,随我速速登岸去见李相爷去!”
魏延兴奋地摩拳擦掌,认为自己终于有机会实现平生的志向了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