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9章 临江仙赤壁怀李子玉(2/2)
“兴霸引一支军,率军望南岸走,只打北军旗号。”
“直取乌林地面,正当曹操屯粮之所。”
“可深入军中,举火为号!”
甘宁欣然领命,率锦帆郎去了。
又唤太史慈到前来:
“子义为大王久镇边陲,今正当用武之时也。”
“可率本部豫章军,直奔云社地界,断曹操襄阳来的援军。”
“但凡见着曹兵相逼,放火为号。”
“若见着红旗,便是吴军之兵前来接应,勿要杀错。”
太史慈拱手称是,领命退去。
这两队兵行程最远,诸葛亮率先吩咐。
然后又赵云领三千兵,前去乌林接应甘宁,助他焚烧曹操寨栅。
第四支兵,诸葛亮唤来高顺。
命他率本部陷阵营军士,直截彝陵界首。
只要看着乌林火起,以兵应之。
第五队唤老黄忠来,亦领三千兵,直取汉阳地界。
从汉川杀奔曹操案中,看白旗接应。
第六队,唤蒋钦领三千兵,尽打白旗,往汉阳接应黄忠。
六队船只,各自领命,分路去了。
然后即教蔡中、蔡和安排火船,前往与曹操约定之处。
然后又命徐盛率一队船只,在后面接应二将。
又谓徐盛道:
“倘蔡中、蔡和有二心,即于背后杀之!”
显然,即便到最后一刻,诸葛亮仍然不能对蔡氏兄弟完全放心。
他不像李翊,用人完全相信自己的主观的意识。
诸葛亮一生为谨慎,对于这种贪生怕死之辈,他不得不多留一个心眼。
分派完后,
诸葛亮又调拨主力部队。
一队领兵军官周泰,二队领兵军官,三队领兵军官陈矫,四队领兵军官陈登。
由他本人亲自统领。
四队军官,各引战船三百只,前面各摆列火船二十只。
诸葛亮随后请来李翊上大艨艟上“观战”。
当然,实则是为了让他督战。
然后派人联络周瑜军马,令他发船渡江,配合齐军进攻荆州水师。
周瑜接到传令,即率军入江。
不表。
……
却说曹操引军直奔乌林方向去,静静等候蔡中、蔡和到来。
舟船正行之时,忽觉东风甚紧。
程昱急忙入告曹操道:
“明公,似乎不太对。”
“适才明明在吹西北之风,靠近江南之时,忽然东南风甚紧。”
“只恐有错,宜早提防。”
曹操一捋胡须,沉吟道:
“冬至一阳生,来复之时,安得无有东南风”
“仲德不必为怪,待领了蔡中、蔡和之后,便与齐军决一死战!”
于是乘风前进,直往赤壁位置去。
是时东风大作,波浪汹涌。
曹操在中军处,遥望隔江,看看月上。
照耀江水,如万道金蛇,翻波戏浪。
曹操深吸一口气,换作从前,他见到这番景象,心中必是豪情万丈。
然此时,曹操脸上只比从前多了几缕风霜。
忽然,一军指说:
“江南隐隐有一簇帆幔,使风而来!”
曹操急忙凭高望之,报称:
“皆插青龙牙旗,内中有大旗。”
“上书有蔡中、蔡和名字。”
曹操大喜,谓左右人道:
“此二人果不欺我,得蔡氏相助,此战胜矣!”
那二蔡率艨艟三十艘,内载硝磺鱼膏,外覆青幔,伪作粮船。
直往曹操中军队处进发。
蔡中心中怦怦直跳,悄声谓一旁的蔡和说道:
“今背曹向刘,万一打输,必遭曹操灭门!”
如果他们站在曹操这边打输了,刘备不一定会杀他们。
可如果他们站在刘备这边打输了,曹操肯定会灭他们全族。
更别提,此时的二蔡是背叛了曹操,还要使计伪作粮船,来欺骗他了。
蔡和一咬牙,狞声道:
“今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。”
“李相爷命我等载火船击之,既上了船,便无退路。”
“若是功成,不说拜将封侯,也当荣妻荫子,足可以富贵后半生!”
“……好罢,但愿此行能够顺遂。”
二将计较已定,加快了脚下船筏。
一面又使艄公水手呼喊,言说是自己人,请曹公不要放箭。
船只渐渐靠近,因是黑夜,程昱在船上观望良久。
总算看清时,瞳孔登时放大,急忙拦住曹操喊道:
“明公!快快叫人截住来船!”
“来船必有诈!休教他近!”
曹操亦为程昱所吓,忙问道:
“仲德何以知之”
程昱以手指曰:
“粮在船中,船必稳重。”
“今观来船,轻而且浮。”
“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,倘是其装载引火之物而来。”
“我之大船,俱已被铁索连住,何以当之”
曹操闻言一惊,顿时醒悟。
忙问众人,谁能去阻拦来船。
文聘自告奋勇道:
“某在荆州,常年习水,颇为熟练,愿请一往!”
言毕,身跳下小船,用手一指。
十数只巡船,随文聘船出。
文聘站立于船头,大叫道:
“魏公有令,南船休要靠近,向往江心抛住!”
众军士跟着一起呼喊:
“快下蓬,不得再进!”
蔡中、蔡和对视一眼,忙商议道:
“曹操似已察觉,我火船又未近前。”
“如之奈何也”
两人正一筹莫展之时,忽听得耳畔弓弦响动。
一箭掠过,直射向前,正中文聘左臂。
文聘大呼一声,倒在船中,被众人救起。
蔡中、蔡和大惊,连忙回头。
只见一支船队跟在身后,领军者正是徐盛。
徐盛大呼曰:
“相爷命尔等近前烧船,又何须顾虑”
“今已到此,只管杀之!”
话落,把手一招。
一众淮南水军,直突向前,杀向文聘船队。
文聘因负箭伤,不便指挥,被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船伤立时大乱,各自奔回。
徐盛亲自操舵,率军发向曹操大船处。
蔡中、蔡和二人见此,连忙使人跟上。
一不做二不休,彻底反了他娘的了!
南船距曹操水寨,只隔两里水面。
徐盛傲立船头,用刀一招。
前船一起发火,火趁风威,风助火势。
船如箭发,烟焰涨天。
徐盛率轻舟,逆流而上,直往前杀。
曹操见是淮南水军,痛呼道:
“蔡儿诈我!蔡儿诈我!”
于是,急命水军以艨艟斗舰迎之,勿使火船靠近。
徐盛先令军士伏于船舷,待敌舰近,忽发火箭。
火鸦蔽日,曹军前阵尽焚。
然北军势大,徐盛为前部,人数不多。
一轮箭雨下来,矢如飞蝗。
徐盛左臂中箭,血染征袍,犹大呼酣战。
……
与此同时,甘宁率锦帆郎,夜斫曹营。
入了曹寨深处,甘宁一箭射杀守门人员。
然后率军士杀入,就于草上放起火来。
太史慈见着火起,也依照命令,放了十数处火,接应甘宁。
赵云、黄忠分头放火呐喊,四下里鼓声大震。
守着岸上大营的曹军,因曹操带走了主力,又见齐军来势汹汹。
不少人都心生怯意,弃寨而走。
剩下有宿将者,稳住众人,命人查看。
才发觉,原来这支军马并不是齐军主力。
适才齐军纵火,也不过是虚张声势。
曹公的主力大军既然带去了江上与齐军决战,齐军不可能不带走主力。
于是率众杀出,奋勇搏杀。
刀折则拳搏,拳裂则齿啮。
厮杀一夜,
江水为之赤……
李翊立于船上,持望远镜,观望前方之战局。
东风拂过他的面颊,乃收起器具,站起身来,谓众人说道:
“风势愈来愈大,乃天赐良机,”
“诸君勉之,灭曹就在今日。”
“可令置备好的火船,全部发出!”
诸葛亮从其言,让火船全部出发。
火船顺风而下,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。
又被铁环锁住,避无可避。
隔江炮响,四下火船齐到。
但见三江面上,火逐风飞。
烈焰张天,烟炎灼云。
一派通红,漫天彻地。
北军哀嚎震野,赴水溺死者不可胜数。
“不!拦住,将之拦住!”
曹操在火船上大呼,满眼的不可置信。
然而,任凭曹操如何呼喊,火势都是止也止不住的了。
曹操见此,只得下令,让船只赶快靠岸,退回到岸上去。
然而火势甚大,魏军一时间也撤不完。
荆州水军大多会水,不少人夺了小船,便脱了大船逃命去了。
有未能抢得战船的,便直接扑入水中。
战船渐渐往岸边靠时,忽有人来报:
——说甘宁、黄忠、赵云等辈劫了魏营,现在回不去了!
曹操大惊,在往江上看时。
几处烟火掠过,周泰已经率军杀到,箭步跳在小船之上。
背后数人驾舟,冒烟突火,来寻曹操。
曹操见见势急,方欲跳上岸时,忽逢曹洪驾一小脚船来迎。
“魏公,快往这边走!”
曹洪奋力向前,拉住曹操,救他上船。
而曹操弃去的那只大船,则尽被大火烧着,没在水中去了。
曹洪一手持盾,一手持刀,与十数人死死保护曹操安危,护他飞奔上岸口。
总算得脱,曹操乃弃舟登岸,遗甲如山。
蒋钦率轻骑截击,马蹄忽陷泥淖之中。
蒋钦乃徒步挥剑,身被数创。
周瑜率军,自侧翼掩杀,亲执桴鼓,流矢贯臂,血染征袍。
诸葛亮督后军运筹,让得胜战船,慢慢靠岸。
就在众人准备下船之时,忽见曹仁率铁骑突至。
其人数不多,显然是为了掩护曹操撤退。
不过曹仁很会把握战机,专挑齐军上岸无备之时杀来。
诸葛亮急令弓弩齐发,曹仁退而复合。
战至日昃,江岸积尸没踝。
比及暮时,曹军已全线溃退。
李翊登高望之,见江流尽赤,浮尸塞川,仰天叹曰:
“一将功成万骨枯,愿此战过后,天下能够早定!”
左右人闻之,无不垂泪。
后世有《临江仙赤壁怀李子玉》一首:
万里长江翻血浪,
千艘焚尽艨艟。
东风借与少年雄。
锦囊藏日月,
羽扇裂苍穹。
莫道书生难破虏,
火云烧彻曹公。
功成独坐看潮红。
涛声哭壮士,
杯酒酬英雄。
……
好在战事基本宣告结束,曹军的全线大溃,注定了曹操将失去与刘备争夺江南的机会了。
“相爷,曹操主力已溃,下令追击罢!”
关平在侧,进言说道。
李翊眉头皱起,忽然下了一道命令:
“可令主力军队撤回,这擒曹操之功,让给周瑜便是!”
此言一出,左右之人无不为之一惊。
他们为了赤壁一战,准备了将近一年。
不就是奔着活捉曹操去的吗
相爷把这份天大的功绩让给周瑜,是什么意思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