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章 演练军(1/2)
商人们行商归来的消息不仅在江南广为流传,伴随着朱予焕派人南下去迎接队伍,在北直隶也渐渐流传开来。
尤其是在看到皇帝亲自召见这些远道而来的使者和回国的商人,以及他们身后跟着的各色朝贡贡品和封箱金银后,民间更是议论纷纷。
这样的天降富贵,风险自然是有的,可要是和那些京营比起来,当真算不得什么。
尤其是皇帝未登基前便亲自经商,因此积攒了不少家产。
皇帝富甲天下尚且如此“爱财”,更何况他们这些普通的百姓呢?
那些原本对于出海行商持观望态度的商人也纷纷心动。
虽然说跟着官家的船队出海要交一笔费用,行商收益还要再根据售卖物品征收税款,一般棉布少而瓷器琉璃绸缎等奢侈物多,严禁售卖铜铁等,从国外采购、回国销售的货物则是需要再交一笔入港的费用,可谓是限制重重。但光是看跟着船队回来的那数十箱金银,便知道这次行商必然十分顺利,收益远远大于成本。
大明是上国,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大明的物产丰富、奇珍异宝,随随便便拿些东西出去售卖便可以回本。
加之如今海禁并未彻底解除,只允许官家船队出海,即便他们精通外语,能够私自造船出海,也难保自己的安全。跟着官家的船队出去更加踏实,还有翻译陪同,交点税也算不得什么。
朱予焕对民间的风声自然有所耳闻,要的便是这个效果。
待到使者入京已经是端午,朱予焕便趁着这个时机将宴席办在了一场,又给这次跟随一同出使的商人赏了几个吏员身份。
虽然没有什么权力,但胜在名头好听,还远远地见到了皇帝,且若是下次出海,这些最先跟随出海的商人有携带更多货物在海外销售的权力。
商人们满意,官员们也不例外。
虽然不至于一次行商就能将修缮宝船、培训人手、出使小国消耗的费用全部收回,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。
更重要的是朱予焕召见使者规定了朝贡次数和频率,又强调使者在大明国内滞留的时间和空间限制,明显是在告诫这些国家,不要想着借朝贡大摇大摆地来骗吃骗喝。
席间倒是有使者提出想要仿照船队一般,在大明销售货物。
负责翻译的四夷馆官员闻言有些不知所措,但听身边的女官催促,便硬着头皮将使者的话翻译过来。
宴席上的官员闻言都十分意外。
以往使者携带的都是贡品,分别收入外库和内库,却几乎没有光明正大在大明售卖货物的,最多也只是暗中在沿路同百姓买卖货物,行事十分低调。
朱予焕的态度倒是很温和,道:“此事未尝不可。”
旁边的官员更加惊讶,惊讶于皇帝这次似乎没有要和内阁商量的意思。
先前皇帝做决定,虽然会坚持到底,但也不至于如现在这般独断专行。
朱予焕笑盈盈地说道:“我大明商人行商要向官家缴纳银钱,朕不能不一视同仁啊。朕也不会厚此薄彼,准许减轻你们这些先行入大明朝贡的商人缴纳的费用。”
官员们不由暗自感慨,看来皇帝是在得知了此次海上行商的收入之后,盯上了这些国家的财富。
只是大明作为宗主大国,向这等小国征收税赋,又显得大明有些小家子气……
倒是也有官员并不在意,附和道:“陛下准许外国商人贸易已经是开恩,各位需得妥善考虑。”
有人和朱予焕一唱一和,朱予焕身边的女官接着道:“以陛下之意,此事不必急于一时,留到下次再来入京朝贡也是一样的,不过那时条件必然不会如今日这般宽松。”
言外之意便是“过了这村没这店”。
如此行事颇有商人逐利之风,实在是太过小气,几个官员不由暗自皱眉。
但女官在此时此刻说出这样的话,必然是皇帝的意思,官员们又怎会在外国使者尚且在场的情况下出言阻拦。
朱予焕可不在意所谓的颜面,当务之急是想办法从这些国家弄点白银、铜钱出来,填上祖宗们留下来的大坑。
再说她对这些国家的朝贡也不是没有回应,同朱棣等人一般都赏赐了东西回去,收点贸易许可费怎么了?别人不收是别人傻,她又不是傻子。
况且这一点也在朱予焕的预料之中,她早有准备,为了保护国内用于交易的银、铜不会大肆外流,征收国外的税款自然要比国内更加高。
当然,朱予焕也不会一点口子都不给国外的商人留,毕竟保护太过只会导致国内的商人不思进取。
朱予焕还想着将这些国外买回来的香料进行二次加工,再次售卖给外国人。
重启甚至设立更多市舶司这件事也要尽早提上日程了。
使臣闻言面面相觑,怎么也没想到曾经“大方”的大明竟然会突然变得如此“小气”,还要额外收取钱财。
但偏偏这位皇帝又十分大方地准许他们交钱后在大明自由贸易,实在是令人摸不清。
但女官所言确实没错,他们这次也效仿了大明商人,携带了不少货物,总不能再将这些东西全须全尾地带回去吧。
朱予焕全然不在意使者们的困惑,借着让身边的女官将行商的限制和要求一一说明,譬如严禁销售违禁货品,如刀枪剑戟等。
“尔等若是同意,可在大明停留行商两个月,之后再随我大明船队一同南下归国。”
各外国使臣连连称是,纷纷向皇帝行礼。
会见使者结束之后,自然有会同馆和四夷馆的人招待这些外来使者,在允许使团探索的三个月里,这些人会陪同使者在北直隶一带的名胜古迹简单访问一圈,感受一下大明优越的文化氛围。
当然,在临走前,朱予焕还有别的活动还送他们。
“陛下准许外国使者在大明行商,此举有些轻率了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