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84章 笑傲江湖(大朝会 上)(2/2)
孙慎行突然踉跄着扑跪上前,官帽都歪到了一边。颤抖的手指刚触到卷轴边缘,就被丘成云一脚踹开。
“退下!”
丘成云冷喝一声,蟒袍下的铁靴碾在孙慎行手指上:“这也是你能碰的”
“这……这真是洪武原本!”
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突然踉跄着向前跪爬两步,颤声道:“臣在南京国子监见过摹本,这血渍……这装帧……没错!”
面色突然惨白无比,盯着法典扉页上“凡官吏贪墨六十两以上者,剥皮实草”那行字,袖中的手不由自主颤抖起来。
工部侍郎李梓突然重重叩首:“陛下!《大郜》严刑峻法,恐非盛世所宜……”
“徐爱卿。”
易华伟打断他,手指轻抚法典上的一处血渍:“知道这是谁的血吗”
不等回答,他自顾自道:“洪武十八年,户部侍郎郭桓贪污案发,太祖皇帝亲手用这本法典砸碎了他的天灵盖。”
崔呈秀的膝盖突然一软,官袍下摆浸出一片深色。
易华伟接过典籍,目光扫过群臣,沉声道:
“即日起,恢复《大郜》‘六条禁约’……”
他的声音不大,却在广场上清晰回荡:
“其一,官吏贪墨六十两以上者,剥皮实草。
其二,私藏田亩不报者,全家流放。
其三,商贾哄抬物价者,斩立决。
其四,科举舞弊者,三代不得应试。
其五,军士冒领饷银者,枭首传示九边。
其六,妄议朝政者,舌钳之刑……”
易华伟突然将法典掷于案上,‘砰’的一声闷响惊得几个官员一哆嗦。
“知道为什么找回来的是残本吗”
他指向典籍缺失的角落:“永乐年间,有个御史建议废除《大郜》,成祖皇帝用撕下的书页塞进他喉咙,活活噎死了他。”
广场上的呼吸声几乎停滞。
角落里,新任医部尚书平一指突然出列:
“臣请陛下明示,法典中可有医药相关条款”
这个不合时宜的问题让凝固的气氛稍缓。易华伟嘴角微扬:“有。洪武二十七年增补‘庸医杀人同谋逆罪’,平爱卿要试试吗”
平一指面不改色:“臣每剂药都经三人核验,不怕查。”
徐光启皱了皱眉头,轻轻拉了拉孙慎行衣角,低声道“孙公!您经学大家,难道真要推行这等酷法”
孙慎行苦笑一声:“你看见陛下今日穿什么了吗”
徐光启一愣。
“十二章纹衮服。”
孙慎行低声道:“这是祭天用的礼服。陛下今日不是与臣子商议,是在…告祭太祖。”
目光扫过群臣,百官噤若寒蝉。
易华伟开始宣布第二事。
“各府州县设报房,刊印朝廷政令、农事要闻。”
易华伟淡淡道:“民间小报若妄议朝政——舌钳之刑。”
翰林院编修李文渊突然出列:“陛下,可否允许士子投书议政”
“可。”
易华伟点了点头,嘴角微扬:“但需经通政司核验。”
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三下,这个细微的动作让站在丹墀下的王承恩立即会意。老太监快步上前,从怀中取出一卷做工考究的样报,双手高举过头顶。
“这是《大明报》创刊号。”
易华伟的声音在奉天殿内回荡:“自今日起,每月初一、十五刊行。”
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的眉头已经拧成了一个‘川’字。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喉咙,那里仿佛已经感受到了‘舌钳之刑’的冰冷触感。站在他身后的给事中王绍徽更是面如土色,他私下经营的小报《京华闲话》刚刊载了一篇讽刺新政的文章。
易华伟微微抬手,新任文化司郎中徐夕立即出列,展开一卷详尽的章程:
“《大明报》具体施行细则如下:
设总报房于通政司,由宣传司直接管辖,各省设分报房,知府兼任督办,各州县设派报所,由教谕主管……
内容规制—头版:朝廷政令、律法变更;二版:农事要闻、节气指导;三版:各地官员考绩公示;四版:士子投书(需加盖通政司核验印)
各衙门必须张贴,由驿站快马递送,乡约宣读(不识字者由里长诵读)。
大明报免费发放,所需银两由盐税专项支出,各布政司设造纸坊专供。
徐夕念完章程,补充道:“首期已刊印十万份,正在发往各府州县。”
李文渊突然出列,靴底在金砖上摩擦出刺耳的声响。这个年轻的翰林官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,但眼神坚定:
“陛下,臣斗胆请问,士子投书若被通政司驳回,可否申诉”
易华伟嘴角微微上扬:“可向都察院申诉,但…”
顿了顿,手指轻轻点了点龙案:“若查实属恶意诽谤,按《大诰》处置。”
站在后排的国子监祭酒周道登突然剧烈咳嗽起来。他想起监生们最近私下传阅的那些‘狂言’,袖中的手不住颤抖。
新任宣传司主事宋应星出列奏报:
“臣已训练说书人三百名,将分赴各乡宣读报纸。并在驿站、市集设立读报亭,每日午时宣讲。”
他展开一幅详细的地图,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红点:
“北直隶已设读报亭一百二十处,每处配识字吏员一名。山西、山东……”
徐光启突然打断他的话:“这要耗费多少银两”
宋应星不慌不忙道:“每亭造价三两,全年维护不过五两。比起往年赈灾支出……”
他的话被一阵骚动打断。几个地方官员交头接耳,显然在计算这项新政会让他们少捞多少油水。
易华伟突然起身,衮服上的金线在阳光下闪过一道冷光:
“东厂已查封京城小报七家。”
他缓步走下丹墀:“《京华闲话》主编何在”
两名锦衣卫拖着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来到殿前。那人嘴唇已经血肉模糊——正是‘舌钳之刑’的痕迹。
“诸位爱卿看清楚了。”
皇帝的声音平静得可怕:“这就是妄议朝政的下场。”
都察院队列中,一个御史当场晕厥。早有准备的平一指立即上前,用银针将其扎醒。
挥了挥手,示意将那御史拖下去,易华伟坐回龙椅,抿了一口茶,轻咳一声,继续道:
“现在宣布第三件事!”